他本人并不知情

    刚刚接到曹操密令之后,程昱便一门心思扑在了这些大士族身上。

    根本没往崔琰身上考虑。

    “多谢先生,我即刻着手调查。”

    “也好让先生早日离开这牢狱。”

    程昱拱手道。

    虽说他对白川没有太多的好感,但是如今应当同仇敌忾。

    白川都能为了查出真凶自己身陷囹圄,自己为何不能?

    然而,还没等程昱离开,白川却是摆摆手叫住了他,开口道:

    “等等。”

    “程大人,我话还未说完。”

    “此事若真是清河崔氏所为的话,未免太过于简单了一些。”

    “虽说极有可能和崔琰脱不了干系,但他未必会是主谋。”

    “或者,他本人并不知情。”

    程昱顿时一头雾水,道:

    “先生此言何意?”

    既然白川是这么想的,那为何还要率先提起崔琰的名字?

    而且,崔琰如今看来,是最有可能为幕后主使之人。

    白川继续道:

    “程大人不妨设想一下。”

    “若是崔琰当真对魏王有恨意的话,为何会在袁氏倒台之后义无反顾的追随魏王?”

    程昱为之一愣道:

    “自然是为了复仇,想要帮袁绍复仇!”

    白川摇了摇头道:

    “并非如此。”

    “若是这样的话,那崔琰理应对魏王百依百顺,隐忍待时才对。”

    “但崔琰此人刚正不阿,上至魏王,下至公子,没有一个他都敢直面而上,据理力争。”

    “若他当真是怀着复仇之心而来的,会如此吗?”

    听到白川的反驳,程昱一时间有些哑口无言。

    对啊,崔琰这种脾气的人,若是一旦不讨曹操喜欢,那必然是要被杀头的。

    白川继续道:

    “不过,他的身份是个绝佳的掩饰。”

    “不排除有人将他当做挡箭牌和烟雾/弹,用来扰乱咱们的视线。”

    “烟雾/弹?这是何物?”

    程昱不由得一脸懵。

    白川总是会突然蹦出来自己没听过的新鲜词。

    白川摆摆手道:

    “这不重要。”

    “崔琰一定要查,甚至可以令其和我一样下狱,用来扰乱幕后主使的视线。”

    程昱顿时不解的道:

    “可,这样做的意义似乎并不大啊。”

    “即便如此,要查谁不还是一头雾水吗?”

    “城中士族如此之多,若是一一调查,即便再小心,也会被他们察觉的。”

    白川却是摆了摆手,微眯起眼睛,沉声道:

    “士族虽多,但不用全查。”

    “不知程大人可还记得,当年的衣带诏事件?”

    听到这话,程昱顿时眉头一皱。

    衣带诏事件?

    程昱对此可是记忆犹新。

    衣带诏,可以说是刘协对曹操最后的反扑。

    在衣带诏上签名的,都可以说是汉室最后的忠臣。

    其中,以国舅董承为首,偏将军王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刘备等大臣均在。

    “先生的意思是要从衣带诏上签名的人中入手?”

    “但……衣带诏上签名之人,大多都已被处死,也就刘备还活着。”

    “总不能去查刘备吧?”

    程昱苦笑道。

    白川却是摇了摇头道:

    “衣带诏上签名的人,都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了。”

    “他们签名的目的,正是想掩盖真正可以反魏王之人。”

    “司马防、荀彧、杨彪等这些老汉臣都有可能在其中。”

    “不过,司马防与荀彧二人你已经查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