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已至此,你且好好想想

    听到白川的反问,荀彧先是一愣,旋即沉默了起来。

    当时追随曹操之时,自己怎会不知曹操绝非池中之物?

    无论是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出的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也好。

    还是许劭的评价,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也好。

    都能看的出来,曹操之心,在乎整个天下。

    这与当年的汉高祖并无来去。

    但当时的荀彧,也只能赌。

    汉室衰微,朝纲祸乱,天下逐鹿,诸侯争锋。

    整个大汉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唯有曹操,一直在借着汉室之声名,讨伐诸侯。

    无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好,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也罢。

    在当时看来,能救大汉的,也只有曹操。

    荀彧没得选。

    而且,荀彧也不想选。

    当年的曹操,的确是意气风发,乃是匡扶汉室之中流砥柱。

    远比带着皇叔虚名,却一直郁郁久居人下的刘备要好许多。

    因此,荀彧才追随的曹操。

    “为何要追随?”

    荀彧不由得自嘲式的笑了笑,开口道:

    “我追随的,乃是当初的曹操,而并非现如今的曹丞相。”

    “更莫要说,未来的曹丞相,还未必是丞相。”

    荀彧语气中充满了辛酸。

    至于为什么找白川说这些。

    其实荀彧想的很简单,简单的有些过头。

    荀彧只是想得到一个答案,一个自己认可的人给自己的答案。

    哪怕是谎言,荀彧也愿意听。

    至少,在心里还能聊以慰藉。

    然而,白川却是轻蔑的笑了一声。

    荀彧不由得微微一愣, 旋即脸色有些难看的道:

    “景明,你何故发笑?”

    白川笑道:

    “荀令君,不,文若兄。”

    “我是在笑你。”

    荀彧冷冷的道:

    “你莫不是也觉得我食古不化,冥顽不灵?”

    说这话的人,显然只有支持曹操的荀攸。

    白川摇了摇头道:

    “不,说实话,在下非常钦佩文若兄的气节。”

    “但文若兄,在下且问你一句。”

    “你觉得如今的汉室,还有得救吗?”

    荀彧顿时激动的道:

    “自然有的救!”

    “汉室未亡,皇帝尤在,气运未尽,怎会没的救?”

    白川却是摇了摇头,一脸凝重的看向荀彧:

    “文若兄,为何要欺骗自己?”

    “你只是说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实际上无非就是给自己一个安慰罢了。”

    “但现实呢?你可曾看到过现实?”

    “百姓民不聊生,饿殍遍地,自打汉灵帝以来,情况愈发严重!”

    “自黄巾起义之后至今,百姓也好诸侯也罢,都受够了,这才揭竿而起!”

    “他们只是想吃饱饭,仅此而已!”

    “只是想过好安稳的生活,仅此而已!”

    “只是想不让异族所侵吞,让山河破碎,仅此而已!”

    “但如今的献帝,做得到吗?”

    “如今的汉室,做得到吗?”

    “那所谓的汉室正统,还有什么意义?”

    白川这番话,直接让荀彧不由得一愣。

    但白川丝毫没给他反驳的机会,继续道:

    “不,文若兄,你怎可能看不到?”

    “但你不愿看见,所以自己选择了屏蔽这些信息!”

    “你依然觉得,汉室有的救。”

    “但试问,谁能救?”

    “丞相能救?”

    “丞相拼死戎马一生,为汉室重整河山,随后将江山交给献帝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