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出茅庐 节日意外

    结拜没成功,但毛钰没忘记将从魏忠贤哪里得来的地契、房契等转送给王承恩,找了个理由说帮朋友处理的。王承恩也不知道这些地契是魏忠贤,只看上面都是京城附近的脸上笑开了花,他当是毛文龙这些人贪污军饷所得了。

    这些东西谁都爱,毛钰将这些送他也算过得去,理由就是就近好打理。王承恩也表态绝对不白拿,等他回去了要么自己经营要么转让得了银子肯定交给毛钰。毛钰送出去了自然没想着要王大伴还。

    最后王承恩拗不过汤玉周留在杭州过年不说,等到毛钰想起来谢宏,却发现这家伙现场没有被抓住,而且第一时间带着家人开溜了。对此毛钰也没有放在心上,谢宏最大的两个靠山都倒掉了,一个奸猾一点的商人也没什么能量了。毛钰随后给每一位参与抄家的辽东汉子每人分了白银五两算是奖励了,让这些穷惯了的辽东汉子一阵欢喜。

    毛钰得了四千亩水田和一座庄园的事情在毛家的亲戚圈子里传开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位左都督的儿子与杭州知府汤玉周以及皇帝的心腹王承恩关系亲密。

    毛钰也不矫情索性将所有的水手和两百辽东汉子全部住到庄园里去。然后大肆采购一番再搭进去一些皮货与人参以父亲毛文龙的名义送到各个亲戚家。

    两个亲叔叔家毛钰是自己亲自去的,虽然两个叔叔平时也不怎么待见自己,尤其是堂哥毛铮和毛赟平时刻没少奚落他,动则庶子什么的。不过想到自己在杭州势单力薄的也不能计较了。

    两位婶婶见到数以几百两银子计的礼物对毛钰这个侄子似乎也亲近了许多。最后竟然同时提出了希望毛钰能够带着两个堂哥出海。毛钰想了想也就答应了,自己没亲兄弟,堂兄弟总归也是毛家人。

    毛铮今年二十二已经成家还有一个儿子,毛赟则刚满十八岁不过比起毛钰和谐后世时代的年轻人要成熟很多。母亲张氏 对于这两个堂哥帮忙也是十分开心。

    舅公沈光祚对于毛钰的到来是十分开心的,原因无他,他三个外甥所生的六七个子女当中毛钰身世坎看着坷,年纪不大却已经是秀才还十分孝顺,竟然带着船去辽东给父亲送粮食,就这一桩让沈光祚见面就一直唠叨沈家子孙如何不孝。让沈家晚辈十分幽怨。

    看着眼前红光满面的七旬老人,毛钰除了替自己的父亲感谢当年的养育之恩外还十分恭敬地请教起当今朝廷上下的事情来,并且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担心东林党人复壁之后辽东军民的日子更加艰难。让这位曾经的山东布政使频频点头,最后甚至问起了毛钰的婚事。

    毛钰自然以年纪尚轻为理由搪塞并且放出了一句豪言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为国开万世太平,小脚女子某是不要的!引得沈光祚哈哈大笑。

    上元节赏灯对于毛钰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杭州城的灯规模也就和和谐年代的一个街道的花灯差不多,但是架不住尚可喜、达代应等人软磨硬泡,毛钰这才让所有人放假,毛钰亲自带着尚可喜、毛顺等二十几名亲兵在杭州城里乱逛准备好好看看吴山灯会。尚可喜等人对于猜灯谜也是没兴趣的,因为他们大部分不识字,但是久在辽东苦寒之地,连饭都吃饱的二十几个大汉见了满大街装饰的花灯还有穿得花花绿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全都傻了眼迈不开腿了。气得毛钰连骂带踢的这些家伙才流着哈喇子不情愿的跟上毛钰的步伐。

    只是等他们靠近吴山的时候再次傻眼了,这杭州人怕不是全城出动,男女老少全赖这里看灯会。尚可喜也是去过沈阳的,不过那还是小时候的事情了,转眼十几年都没有好好的看过热闹了,所以很快也进入了状态。只是碍于毛钰的不耐烦所以才慢慢吞吞地跟着毛钰逐渐远离扎堆的人群。只是他们这二十几人刚刚脱离人山人海却听得里面一阵乱哄哄的喊叫,接着是一阵混乱,然后整个吴山灯会全乱了套,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看的不少人惊慌失措地来回奔跑。毛钰皱起眉头,尚可喜和达代应则兵分两路,一人招呼手下人护着毛钰王人少安全的地方去,另外几个人则或者跳上高台或者爬上路旁的树查看灯会现场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