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的梦想

    “大哥,您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西门家要选继承人,为何要去请示皇帝?”西门兴业大声的质问道。

    这个问题似乎问的十分大逆不道,毕竟皇帝是天下之主,什么事不能做决定?

    可西门家的传承皇帝还确实做不了主!

    作为一个比大文还有历史悠久的家族,堪称一个小型的dú • lì 王国,内部的运作和传承从来不容外人干涉。

    当年太祖在争霸天下时为了拉拢西门家,允诺将临海永远交给西门家,并且绝不干涉西门家的内部事务!

    后来的人都赞扬西门家当时的家主英明,因为虽然西门家独自坚守东南对抗大乌,可实际上已经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正是因为投靠了太祖,西门家才得以再续荣光。

    但其实只有西门家知道,自己是被坑了的。因为当年太祖允诺给他们临海,他们以为是让他们裂土封王,毕竟在大乾朝他们西门家就被封世袭罔替的临海王。哪里知道大文建立后,太祖明确了非楚不王的原则,只给了他们家一个国公的爵位其实在当时是独一无二,也是唯一特准世袭罔替的,而且国公并没有自己的实际封地。太祖是通过将临海道主要官员全部任命西门家族的人担任,来完成了自己当年的承诺。

    西门家自然是不爽的,认为自己是被太祖坑了。不过又能如何,当时的太祖如日中天,把乌萨人打回了老家,万国闻风来朝,甚至还破天荒的杀入西原包围了圣光寺,西门家不爽也只能憋着。

    不过太祖这人还是很讲武德的,他在位的时候确实从来没有干涉过西门家的内务,而且每次西门家家主更替,他都会照例任命为临海督道。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临海道的主要官员全部姓西门,就成了不成文的惯例。

    西门家虽然不悦,但也算是实际控制了临海道,而且透过逐步的渗透,将临海道上下大小官员基本都拉到了自己这边。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皇帝就不太把太祖的承诺当回事了,秉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原则,怎么看西门家怎么不顺眼。终于在六十年前下手,将西门家几个头面人物调出临海,明面上给了三个道的督道,实际上是调虎离山,再将一批外地官员调入临海,以图瓦解西门家对临海的控制。

    当时朝廷其实做了万全准备,要是西门家敢抗旨,马上十万大军踏平临海。可西门家什么也没做,乖乖的收拾行李前去赴任。毕竟皇帝已经这么干了,你再把太祖当年的承诺搬出来还有意义么?真当免死铁券能免死啊!

    不光如此,朝廷还特意拔擢当时西门家家主的弟弟也封为国公,另给最为支持西门家的几个家族的家主也给予gāo • guān 厚禄,想着制造西门家的内斗。

    本以为朝廷大获全胜,但没想到十几名派去临海的官员因为中下级官吏的不配合,老百姓的非暴力不合作,完全控不住临海的大局。而且皇帝要他们找一点西门家为非作歹的证据,找了两年连个毛都没找到。

    甚至期间数次农民起事,商户罢市,原本临海一道每年贡献了朝廷三成赋税,这一折腾朝廷还倒贴了十几万两银子进去。

    而那位西门家主的弟弟也无端的疯了,几个给了gāo • guān 的西门家拥趸忽然全部上书请求致仕。

    当时又逢西原崛起蠢蠢欲动,在西门家很识时务的将百年累积的财富全部献给皇帝后,朝廷又将西门家的人调回了临海,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是啊!大哥,您忘了六十年前的事了,楚家人心里防着咱们呢,让朝廷决定我们西门家的继承人,这不是找鬼开药方!”西门光业也起身说道。

    西门守业倒是很平静,还往自己茶杯里放了几颗枸杞,幽幽地道:“两位贤弟不要这么激动,本来如今的情况,就得上书朝廷。你们不要忘了,我不光是西门家的家主,还是大文的安国公,朝廷可以不问西门家的事,但谁要接国公的位子,难道绕得开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