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放舟评大文风云人物(上)

    郭放舟一番说话说的楚牧有些丧气,但毒舌的他并没有准备就此罢手。

    “我刚才说陛下能忍!内阁提出军政大事陛下决定后需经过内阁附议,听闻陛下很爽快的便同意了!朝中不少人都在议论陛下不该轻易同意这样的事,我却不这么看!”郭放舟很坚定的说道。

    楚牧眼中泛起了期望的眼神,难道郭先生能体谅自己。

    “陛下这种身份承继大统,大文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次。过去从来没有这么弱势的皇帝,朝中无依军中无人,  面对强势的内阁,如果硬碰到底,说实话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或许内阁就退了,或许内阁不退死硬到底,甚至全体总辞相逼!乃至于内阁反弹想要伺机废了陛下,都有可能!陛下能如何,  调三大营入京勤王?陛下调的动么?或许调得动,  或许调不动,一旦出现了调不动的情况,  陛下就将万劫不复!故而我思虑再三,陛下同意了忍于一时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楚牧长叹一口气,道:“哎,朕知晓不少人背后议论此事,朕虽然当时很爽快的同意了,但也是经过了先生一般的深思熟虑。”

    郭放舟点了点头,道:“如郭某所想,现在的情况其实很奇特。也并不是简单的强势内阁弱势天子的事。而是双方相互忌惮,内阁那几位老头子,我还是了解的,他们大概没有不臣之心,尤其是那个自认为天下第一忠臣的张渊,内阁里有人有异心他第一个会跳出来反对!之所以他们会联手逼陛下同意内阁有军政大事的否决之权,其实是惧怕陛下!”

    “哦?先生是这么想的?”楚牧也想过内阁逼他同意那份诏书,窦鼎之说是防着太后,  其实是不是还防着他这个皇帝。

    “因为他们没人了解陛下,不知道如果没有限制,您会做出什么事来!或许您什么都不会做,  或许您会年少轻狂,为建不世之功大动干戈,谁也不知道!老头子们不喜欢这种不确定,所以先冒死联手限制陛下的权利。”

    楚牧点了点头认可道:“先生这么一说,也确实在理!说实话,我理解内阁诸公的担忧!”

    “陛下倒是开明,但是陛下可曾想过,如果不是陛下曾为英王发誓,又在太后内阁之间都保持距离,更在登基前夜无故失踪了许久引起纷乱,或许内阁就不会这么担忧,或许根本那份诏书可以不用出现在您面前让您纠结!”郭放舟冷冷的看着楚牧质问道。

    “先生之言,句句在理!”楚牧拱手说道,亲手为郭放舟杯中续茶。

    郭放舟赶紧双手挡住茶杯,笑着说道:“郭某戴罪之人,岂敢让天子倒茶!”

    “正所谓礼尚往来,先生不吝赐教,朕还一杯清茶也是应该的!”

    郭放舟一听觉得在理,便坦然的接受了。端起茶杯看了许久也没抿上一口,  倒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先生何故发笑?”楚牧见状问道。

    郭放舟叹了口气,  道:“不怕陛下见笑,郭某半生只为寻得明主,相互成全,不求富贵只求人间留下些虚名。现在看来一场空,这辈子最荣光的事想来就是天子为我倒茶了!哈哈!”

    天下大多数人,一生便是为了名利,但他们却最不愿意承认自己看重名利,虚伪至极。而郭放舟则不然,他无论跟谁都是直言自己此生就是为了名。

    楚牧很喜欢这么坦荡不做作的人。

    “先生坦荡,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我此来为何你也知道,现在我虽有天子之名,难有天子之实。宫中太后难缠,朝中内阁权重,朕不知何事才是出头之日!”

    郭放舟听闻终于抿了一口皇帝倒的茶,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觉得格外香甜。

    品味了许久才幽幽的道:“韬光养晦,待机而动!”

    楚牧听闻忍不住握住了郭放舟的手,说道:“先生此言正合我意!”

    虽然郭放舟知道这一下楚牧大概是真情流露,或许一般人被皇帝握住手,肯定是觉得激动万分,但郭放舟却没有,甚至心中还在想楚牧的手干不干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