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再启

    英王抬着头凝望着城门之上,左右燃烧的火把照亮他英俊而深沉的脸庞。

    小县城的城墙并不高大,站在城门楼上的陈家杨能够清楚的看到英王不悦的看着自己。

    “英王殿下,您别瞪着我了,我不会给您开门的!”陈家杨喊道。

    英王身边长史李行诧异的问道:“陈家杨这是怎么啦?他居然会阻拦我们,他不是最支持殿下的么?”

    英王沉默不语,过去陈家杨确实是非常支持自己,至少在外人看来是如此。

    三年前永平帝坠马重伤,太后闻讯昏迷,朝堂大乱。一部分官员便希望英王出来主持大局,其中最为积极的就是陈家杨,他甚至独闯内阁为了英王和窦鼎之以及前任次辅大吵了一架。

    英王想到此抬起头平和的喊道:“本王只是经南兴回京奔丧,还请陈知县开门!”

    “那也不行!城门绝对不开!”陈家杨一脸坚定的喊道。

    英王厉色喊道:“陈家杨,你就不怕本王上奏折参你么?”

    “参我也不好使!就是不开门!而且我也要参您一本!”陈家杨义正言辞的回答道。

    这一番对话,莫说让城下英王不悦。就连陈家杨身边的县衙官员和守城兵士,都觉得他的县太爷在作死。

    李行一听不怒拔出佩刀,刚想一把刀给甩上去,英王一摆手将他佩刀又打回鞘中。

    “王爷,这厮也太猖狂了!”李行说道。

    “罢了,莫忘了刚才先生说的话!”英王冷冷说道,抬眼瞪了一眼陈家杨,一拉缰绳,道:“我们绕着走!”

    看着英王带着队伍离开,陈家杨身旁的县丞不禁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英王应该是要绕过我县了!”

    “哼!他绕着走我也要上奏折参他!”陈家杨严肃的说道。

    县丞一脸讶异的看着自己的上司,心中叹息道“活该你从三品大员被贬来当知县,你再加把劲,迟早能干到我这位子上来!”

    …………

    “嗝!”楚牧尽量的克制让自己的嗝声音小点,但实在不能忍住不打。

    吃得太多了!中午一来这就被太后赏赐了一桌佳肴,下午除了和太后说了那么几句话,就是吃点心,吃水果,还没来得及消化,晚上又是一桌珍馐。

    还得和太后一块吃,这让他更不消化。

    晚膳之时,毛愚又来了两次,一是通报内阁四位大臣依旧在修身殿等候皇帝,二是六部的一部分官员也跑到了修身殿催,不过不是和内阁一起站岗,而是催促内阁诸公赶快服软入坤德宫。

    楚牧听闻偷偷观察太后的反应,发现太后平静异常,异常的就像她知道这些官员会出现的一样。

    甚至她都没问毛愚,去到修身殿的六部官员具体有谁。

    为什么呢?想来这些人大概就是太后派去的,无非是给内阁施加压力,让他们来坤德宫。

    楚牧很明显的感觉出这个时候太后正在和内阁角力,而来不来坤德宫便是这场角力的胜负的标准。

    而为什么来不来坤德宫这么重要呢?自然是因为自己在此了!

    想到这里楚牧心中开朗了不少。

    说句实话,他一开始不愿接受劝进当皇帝,就是因为心里没底!他对这个世界太不熟悉了,更别说朝廷的情况了。根本不清楚自己要是答应了,进到宫里会是什么样子。

    毕竟不是谁都有嘉靖的好命,真被请来当实权皇帝。即使有贤主之称的汉文帝,当得知周勃陈平请他去长安继位,还不是慌得一比犹犹豫豫半天不敢答应。

    楚牧不敢想自己是汉文帝,可就怕自己是后少帝。明明是个摆设,吕后一死文帝一来,还把自己给弄死了。

    当初他想象过,会不会一进宫就被逼着念准备好的圣旨,会不会被强迫往完全不知道内容的诏书上猛戳玉玺,会不会被一个人扔在瀛台孤苦伶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