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五)

    “这么说,今年可以出去过年了?”

    “希望能过个好年吧……”

    夫妻俩一路前行,又说了些话,到得山腰时,见到下方有几人沿道路上来了,檀儿笑着指了指前方一名老者:“喏,雍夫子。”

    这老人名叫雍锦年,乃是经左端佑介绍过来的一名儒生,如今在集山负责一些书文的编纂工作。双方打过招呼,宁毅开门见山:“雍夫子,请您过来,是希望接您的笔,为华夏军写一篇檄文。”

    “檄文?”老人眼前一亮。

    “是啊,意思大概是……自景翰朝以来,女真崛起,天下板荡,中原、华夏民族之存续,饱受威胁。华夏军成立以来,华夏军中诸将士,为天下存亡,抛头颅洒热血,虽殒身不恤……建朔年间,中原沦于金贼之手,华夏军于西北抗敌三年,先后击溃伪齐、金国军队达百万之众,阵斩女真大将娄室、辞不失,终因身后无缘,辗转南下……”

    ……

    深秋的风已经吹起来了,凉山还显得温暖。武襄军大营,在苏文昱提出让武襄军无条件投降后,双方在各自不善的言辞中宣告了第一次谈判的破裂。

    苏文昱转身离开,挥了挥手。

    “那就再打两天吧!”

    不久,黑色的军旗蔓延,漫山遍野的攻向武襄军的地盘。

    战争还将持续,不久之后,郎哥将得到莽山部被大军围困攻击的消息……

    ……

    “……自华夏军至小凉山中,生息修养,战战兢兢,在内,于当地百姓秋毫无犯,在外以契约、诚信为来往之标准,不曾欺凌与亏欠他人。自武朝更换新君之后,华夏军一直保持着克制与善意,但如今,这份克制与善意,为人所误解。有人将我军之善意,视为软弱!武建朔九年,在女真宗辅、宗弼对江南虎视眈眈,华夏将面临望族灭种之祸的前提下,武朝,以武襄军十万人悍然来犯,宁可在外患最盛之情况下,不顾灭顶之灾,袍泽相残、同室操戈――”

    ……

    长江以北的中原,饿鬼们还在膨胀和毁灭着所能见到的一切,汴梁被围困了数月,随着秋日的过去,被饿鬼焚烧的田亩颗粒无收,积蓄已经耗尽。在汴梁附近,无数的城池遭遇了同样的厄运。

    阿里刮率领军队出击,数度击溃和屠杀了遭遇的饿鬼部队,曾经隶属伪齐的数支大军也在竭力地对抗着饿鬼们的进犯,在这个秋天里,有百万之众或饿死,或被杀死在了这片大地之上,尸臭蔓延,瘟疫开始扩散。但饿鬼的数量,仍在以不可抑制的速度不断膨胀。

    被饥饿与病痛侵袭的王狮童已然疯狂,指挥着庞大的饿鬼大军进攻所能见到的每一处:人太多了,他并不介意让饿鬼们尽量多的损耗在战场之上。而粮食已经太少,即便攻下城池,也不能让跟随的人们饱腹太久,饿鬼所到之处,山岭上的树皮草根已经被吃光,秋天过去了,些许的果实也都不再存在,人们架起锅、烧起水,开始吞噬身边的同类。

    一部分掌控地盘的伪齐军阀甚至试图让开道路,令饿鬼们南下,但饿鬼如人海般选择了攻城。江南太远太远,他们只能抓住眼前的每一颗粮食。

    渺小、瘦弱、皮包骨头的人们一路前行,哭泣都已经无泪,绝望伴随着他们,一点一点的随着凉意席卷,就要浸透这片人间地狱。

    无人能挡。

    黑旗的八千精锐躲避着这绝望的海潮,还在赶往徐州。

    ……

    “……对于邻人之短视与愚蠢,华夏军不会坐视和姑息,对于一切来犯之敌,我军都将给予迎头的痛击……今武襄军已败,为保证华夏军之存续,保证凉山居民之生存和利益,保证华夏军一直以来所维持的与各方的商道与往来,在武朝不再能维护以上诸条的前提下,华夏军将自身力量保证我方朝东、朝北等各路商道之安危。在武襄军全面投降的前提下,我方将会接管由凉山往东、往北,直至以梓州为界等各地之卫戍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