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江南,洪武亲临

    应天府。

    朱标亲自送别父皇朱元璋,此番前往漠北御驾亲征,可谓是完成心中一大夙愿。

    自从定都金陵后,朱元璋便鲜少亲自出征。

    此次也是看到了一举消灭草原的机会。

    如今扶桑的威胁已经消失,朝鲜半死不活,一切还需要依仗大明。

    真正的对手,有且只有一个,那便是蒙古人。

    成吉思汗的子孙,靠着马背上的骑射功夫,打下了广域的疆土,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汉家儿郎,依旧能将他们驱赶出中原,重归漠北放牧。

    对于老朱而言,这显然远远不够,他要让子孙后代不再受困于战乱之苦。

    开国皇帝的手段与权术,三代以后的孙儿们,恐怕难议掌握。

    朱标便少了些杀伐果断,他的儿子允熥优柔寡断,允熥性子跳脱,显然都不是优秀的继任者。

    至于其他皇子,并非在朱元璋的考虑之内。

    “父皇,此番前去,可要保重身体,凡事莫要亲力亲为!”

    朱标躬身行礼,眼中满是不舍之意。

    父子之间,鲜有这般离别。

    “放心吧!有老十七他们在,轮不到咱来操心!咱就是去给他站站场子!”

    老朱笑道:“标儿,倒是你此番监国,不可一律仁慈!”

    说罢,父子二人分别而去。

    此番前去大宁,明军出动了五千精锐,由徐辉祖护卫。

    曹国公李景隆好说歹说,终于随军出动。

    混上了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机会。

    京营之中,不乏对宁王钦佩之人,这些士兵在徐辉祖的训练下,一改往日颓废之风。

    按正常来说,京营士兵拥有最好的装备,从不会拖欠粮饷,理应战斗力最强。

    可往往镇守边关的边军,才是大明真正的王牌军。

    战场上的一次磨砺,才能真正让人成长。

    温室中的花朵,永远外表光鲜,内里空洞。

    “善长啊,来上咱这坐坐!”

    能被皇帝邀请上龙辇,可谓是天大的宠幸。

    李善长心中欢喜,颤颤巍巍道:“老臣遵旨!”

    李善长只敢半边屁股做着,整个身体前倾,以表忠臣之心。

    “行了!咱让你上来,不是看你这副德行!”

    朱元璋轻轻一推,让李善长坐的舒服不少。

    “以后,你要离开应天府,扎根大宁卫。”

    “你的后世子孙,也会辅佐老十七的儿孙。”

    “善长啊,你可会觉得咱不公平?”

    李善长连连摇头,“皇上能让臣举家前往大宁,乃是天大的恩赐!臣谢主隆恩还来不及,怎么会觉得不公?”

    原本已经进入老朱必杀名单的李善长,可谓是捡了条命。

    未免有心之人利用其声明,老朱依旧不敢让他留在应天。

    自己故去后,朱标若是一个不好,便会被这位以前的丞相所反噬。

    何况詹徽与李善长等人一向不睦,对于先皇的臣子,他们一向忌惮。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也打算让这位老伙计安享晚年。

    回首过往,陪他征战多年的老伙计,如常遇春英年早逝,尚未享受到开国元勋的待遇。

    徐达远征漠北,死于疾病,老朱送了一只兄弟最喜欢的烧鹅,却被后世阴谋论,定为故意害死徐达。

    以当时徐达的身体,老朱何必多此一举?

    汤和沉稳,如今归隐凤阳,不问世事。

    大部分淮西二十四将,则被胡惟庸案所牵连,是他朱元璋亲手送他们一路。

    “善长啊,咱不想做刘邦!更不想狡兔死,走狗烹!”

    朱元璋叹气道:“咱本就是贫苦出身!史官说什么咱出生之日,有红光乍现,纯特娘地扯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