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一棵大柳树

    鲜车百乘使龙庭,路指全燕古北平。

    此时的北平,尚未成为大明的京师,只是燕王封地。

    朱权一路南下,想要前往威海卫,势必会途径北平。

    既然来了,便逃不过燕王的眼线,不如正大光明地去打个招呼。

    顺便,还能让徐妙锦探望姐姐。

    “十七弟!许久不见,为兄甚是想念!”

    朱棣上来就是一个熊抱,这般热情,在场众人无不感慨燕王与宁王兄弟情深。

    “无情最是帝王家,我看燕王对咱们家殿下当真热情!”

    张文远身为新人,此番出行,一路上小心谨慎。

    黄岐山作为多年老油条,低声提醒道:“你我还是少看多做。”

    徐妙云见到妹妹,自然心中欢喜,两姐妹有不少悄悄话要说。

    朱高炽放下手中政务,便匆匆赶回王府与朱权见礼。

    唯有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满脸不情愿地来见朱权。

    若不是碍于礼法,他们二人才不想与这位宁王叔相见。

    “十七弟,此番前去威海卫,可谓是路途遥远。”

    朱棣笑道:“你带的随行护卫并不多,为兄可差遣燕山铁骑保护于你。”

    朱权轻笑道:“多谢四哥挂念,我大明如今境内太平,无须劳师动众。”

    一旁的道衍和尚,眨着三角眼,病虎之姿,让人不寒而栗。

    张宇初,张晓符兄妹,在两位藩王面前,自然不敢说话,甚至被一屋的皇亲国戚,压得有些喘不过气。

    “这位想必是龙虎山天师嫡子。”

    道衍开口,矛头直指张宇初,“所谓长幼有序,小天师前来祈福,理应先到燕王府,再去宁王府才对。”

    张宇初皱眉不止,他前来大宁,是奉了皇上旨意。

    何况北平也有其他师兄弟做法事。

    可如今的局势,却不容张宇初说实话。

    “贫道受教,大师说的不错。”

    张宇初起身行礼,“山野之人,不懂礼数,还请燕王殿下莫要怪罪!”

    燕王朱棣抚掌大笑,“本王岂是小肚鸡肠之人?”

    朱棣看向道衍,后者心领神会。

    “素闻龙虎山乃道家正统,向来能掐会算,贫僧想要请教一番。”

    道衍冷笑道:“敢问张天师,明年北伐,我军能否得胜而归,消灭鞑靼?”

    此言一出,张宇初头大如斗。

    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如今大明处于优势,鞑靼人几乎见了大规模明军就直接跑路,根本不给交战的机会。

    消灭鞑靼,谈何容易?

    张宇初实话实说,道衍肯定会以此发难,说他祸乱军心。

    倘若直接撒谎奉承,又会败坏龙虎山的名声。

    张晓符担忧不已,哪怕是大哥,此番也是骑虎难下。

    “小天师为何闭口不答?莫非龙虎山的传承,不过是摆设?”

    道衍把玩手中佛珠,口诵佛号:“唉!可惜占据名山大川的,不过是些欺世盗名之徒!”

    张宇初恼羞成怒,却听到朱权开口了。

    “我素闻道衍大师神算鬼谋。”

    朱权笑道:“不知大师可否算到,本王用左手吃饭,还是用右手吃饭?”

    道衍三角眼定睛一看,笑道:“殿下右臂较于左臂,稍微粗壮些,想必是惯用右手。”

    朱权颔首点头,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大师果然慧眼如炬!恭喜你,答错了!”

    答错了?

    道衍有些不可置信,随即听到朱权公布答案。

    “本王又不是阿三,怎么会用手吃饭?我中原子民一向用筷子!”

    咳咳!

    此言一出,道衍差点一口老血喷出。

    这逆王,果然不按套路出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