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晋王从属!

    应天府,大本堂。

    黄子澄身为翰林学士,也算是找到了一丝教导皇孙的窍门。

    二人都不喜欢苦闷的书本知识,更喜欢谈论朝政军国大事。

    “二位皇孙,当今藩王林立,待到太子殿下继位,定会进行整治。”

    黄子澄侃侃而谈道:“如今,以四位藩王,最容易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听闻此言,朱允炆和朱允熥当即来了兴趣。

    “黄先生,还请速速道来!”

    “对对对!赶快说!”

    黄子澄故意卖了个关子,笑道:“二位皇孙,微臣不能说,恐怕有妄论皇亲国戚的罪名!”

    朱允熥情急道:“我跟大哥不说,你有什么罪?”

    朱允炆同样微笑点头,黄子澄这才笑道:“秦王封地西安府,晋王封地太原府,燕王封地北平府!他们三人,都是第一批藩王。”

    “除了秦王朱樉外,其余二人都在封地声望极高,兵士知藩王而不知朝廷!二人更是身经百战,与鞑靼瓦剌多次交手。”

    “何况,当今天下除了太子爷以外,他们二人,谁都不会服气!”

    朱允炆不由地点了点头,即便是他这个嫡长子,在二位皇叔面前,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

    在原太子妃常氏过世后,允炆母亲吕氏成功转正,是以允炆成为了嫡长子,反而是允熥变成了庶子。

    “还有一位呢?其余藩王,可都没有那般大的本事,能够威胁到朝廷!”

    允熥笑道:“黄学士,你倒是快说!”

    黄子澄狡黠一笑,“微臣只是说有可能!还有一位,自然是刚去就藩的宁王殿下!”

    “圣上将大宁当做朝廷的第一道壁垒,自然是兵精粮足!”

    “宁王朱权初来乍到,便已经数次击败鞑靼和瓦剌,可谓是风头正盛,一举超过其他三位塞王!”

    “只是……宁王与太子亲近,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太子爷和皇上,有一天不在了……”

    听到此处,朱允炆一脚踹翻黄子澄,“放你娘的屁!小皇叔对我们真心实意,我等从小一起长大,你敢在此挑拨离间?”

    朱允炆听到此处,也是愤怒不已,但还是拦住了允熥。

    “黄先生,你前面的分析有些道理,但是我从来不信,小皇叔有一天会威胁朝廷!”

    “今日之事,我与允熥可以当做没听见,还请黄先生谨言慎行!”

    黄子澄挨了朱允熥两脚,显得十分狼狈,他是大本堂的讲师,是两位皇孙的师长,理应比朱权与他们更亲近才对!

    何况从两位皇孙脸上来看,他们对朱樉,朱棡,朱棣三人并无太多亲情,听闻三位塞王威胁朝廷,更不会有反感。

    直到朱权这里,两位皇孙直接炸锅!

    “微臣知罪……”

    黄子澄摇头不语,“看来,以后还要与齐兄多多探讨,才能让两位皇孙更加信任我等!”

    ——

    奉天殿。

    洪武大帝君临天下,俯视跪拜的朝臣。

    “老四给咱上了个折子!鬼力赤这小儿,约束部众不利,草原恐怕有大动静。”

    朱元璋笑道:“老四的意思是,联合一众塞王的军队,再次北伐草原!”

    户部尚书杨靖闻言,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燕王殿下,不用朝廷之兵进行北伐,便能为国库节省不少银子,此乃善举!”

    群臣听闻此言,都摇头苦笑,直呼杨靖小气。

    当然,这也怪不得杨靖,如今蓝玉大军在西南平叛,还需要朝廷源源不断的补给。

    “微臣以为,燕王殿下此举,大利于朝廷!”

    兵部尚书沈缙同样支持,毕竟塞王的军队不用白不用。

    大明如今面临双线作战,若是都从朝廷出人出力,压力太过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