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小姨子!你怎么才来!

    大宁。

    自从封地真正的主人驾临后,这座古城重新焕发出生机。

    无论是辛苦耕种的汉人,还是策马放牧的蒙人,亦或是金发碧眼的弗朗吉人。

    在这座城池,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

    与半年之前的萧条相比,如今的大宁城变得相当热闹。

    商队满载货物,前往南方诸省的则是售卖冰。

    销往全国各地的,则是琉璃宝器。

    这些人造珠宝,雍容华贵,实则造价低廉。

    而大宁之地,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纺织厂。

    不少百姓,在农闲之时,都会选择进厂劳作。

    宁王殿下可谓是大善人,不仅工钱日结,还会包三顿饭。

    掌管工厂的夏原吉大人,口碑则没有殿下那般好。

    这人总是精打细算,小气得很!

    与他相提并论的,则是一位姓杨的大人。

    听人说,杨大人竟然能在夏大人手中骗得了六文钱。

    不得不令人佩服!

    燕王朱棣初到此城,身边陪伴着道衍和尚,以及名将张玉。

    自从在乃儿不花身上,得知宁王军队的火器威力后,朱棣果断前来置办火器。

    “十七弟,果然厉害。半年光景,便让秦王与晋王的手笔付之东流。”

    燕王冷笑道:“还是本王聪明,事先征走了兵源!”

    道衍和尚双手合十,口诵佛号道:“宁王唯有小谋,缺乏大智,焉能与殿下相提并论?”

    朱棣闻言,笑骂道:“老和尚,没想到你也会拍马屁!”

    张玉心生向往,他是草原降将,能看到族人在大宁安居乐业,心中自然为之开心。

    “火器装填费时费力,如若操控不得当,更会炸伤自己。”

    朱棣笑道:“乃儿不花却说,十七弟的火器威力强,射程远,射速快!本王很是好奇!”

    明军大规模使用火器不假,可多数战争,还是要用刀剑坚决问题。

    像宁王这般的火器神将,属实不常见。

    “殿下亲自前来,宁王定会和盘托出!如今,您才是北伐统帅。”

    道衍和尚奉承道:“只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这都是为了北伐,宁王焉能拒绝?”

    张玉目瞪口呆,谁能想到老和尚这般耍赖。

    宁王身为主帅之时,可没有擅自调动其他藩王的部队。

    “好,就依老和尚之言!走,随本王去宁王府!”

    朱棣轻抚胡须,看到这座大宁城,如若再过一年,不知会发展成何等规模!

    随着女真小孩不断涌入,大宁城已经开始有序进行扩建。

    金钱鼠尾辫的女真人,尽数被送入书堂,开始学习汉人文化。

    就连头发,也开始重新蓄起。

    “这就是女真人?九江败给这等蛮夷,属实不应该。”

    “殿下,李景隆善纸上谈兵,乃赵括之流!”

    道衍和尚目光如炬,谈论起李景隆,尽是不屑之色,“此人只可相交,不可委以重任!”

    朱棣点了点头,他对这位儿时玩伴最为了解。

    “善!”

    三人来到宁王府,目瞪口呆,不断有平民百姓出入王府。

    偏偏无人拦截,直到朱棣看见了老熟人。

    “道长!可曾记得在下?”

    朱棣上前攀谈,本来在打瞌睡的张三丰,见清梦被扰,有了起床气。

    “王府来来回回那么多人,贫道哪里记得?要进去就抓紧!”

    张三丰打了个哈欠,并未抬眼看燕王。

    朱棣有些发懵,他一个藩王,竟然吃了闭门羹!

    “混账!”

    张玉怒喝道:“老道士!看你年纪不小,竟口出狂言,认不得贵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