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热闹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八月初。

    京城街上的书生渐渐多了起来,离恩科乡试没几天了。

    贾芸前段时间相继收到了十来个慈溪学子的书信。

    他们说今年慈溪一共有八人考中了秀才,再过不久,也要参加浙江的乡试。

    贾芸全都一一写了回信,勉励他们继续用功苦读,并预祝他们榜上留名。

    除此之外,薛蟠的婚事也定下来了。

    女方就是当初贾代令跟贾芸说的那个姑娘,迎亲日期定在冬月初八。

    薛蟠跟贾芸说,那姑娘的名字叫贾苓,跟他的生辰八字极为相合,刚定亲就给他送了个香囊,把薛蟠高兴坏了。

    薛王氏和薛宝钗也挺高兴。

    薛蟠的亲事定下来后,薛宝钗就完全放下心来,不再想东想西,安心养胎。

    倒是薛王氏,儿媳妇还没进门,就又开始期望什么时候抱孙子了。

    几个月过去,如今的十八坊也早已投入使用,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被内务府和薛家商路运走,换回大量的银子。

    十八坊,说是十八,其实真正细数,得有几百个作坊。

    那些作坊,全是劳动密集性产业,少的有几十个工人,多的有几千工人。

    这些工坊在创造了大量利润的同时,还将京城的流民基本上一扫而空。

    而小石滩也因为十八坊出了名,并产生了虹吸效应,吸引了无数私人工坊在那儿建厂,更吸引了无数的商旅过来做生意和游玩。

    也正因为如此,今年从外地新逃难来京城的流民,连京城大门都没迈进,就都被拉进了工坊中做工。

    如今,小石滩常住人口已经达到十三余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县的人口规模。

    前段时间,还有官员上了奏折,奏请朝廷在小石滩设县,派遣官员过去管理。

    不过最终没有通过。

    原因很简单,小石滩看着火热朝天,但不稳定,谁知道是不是一直能够这样维持下去?

    要是不能维持下去,小石滩的工坊一旦破产或者迁走,里面的工人就全落在官府手里了,到时谁养活他们?

    所以,就算要在小石滩设县,也要等十年八年再看,现在就火急火燎的派官员过去,为时尚早了些。

    当然,也不是说那儿就没人管了。

    兵马司就派了人过去维持治安和消防等。

    顺天府也派了六房的书吏过去,设了个办事处,履行衙门职责。

    比如户籍管理、契书签订、税赋统计等等。

    跟设了县没什么区别,只是少了些头头脑脑罢了。

    十八坊有条不紊的发展,扩编之后的巡捕营也在加紧训练。

    哪怕夏日炎炎,也在一直坚持。

    那些新兵也渐渐脱胎换骨,从一名普通百姓,向一名合格的军人转变。

    每逢双日,贾芸都会来巡捕营训练场督促他们训练。

    也正因为这样,几万人的巡捕,就没人不认识他的,也都知道他是巡捕营现在的实际首领。

    这天上午,贾芸召集百户以上人员开了个会,布置了两项任务。

    一是巡捕营训练了三个月,将要组织一次共同科目考核。

    如果考核全部合格,今后他们就将进入专业训练阶段了。

    二是在考核后,巡捕营将会在北直隶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剿匪行动。

    争取在一个月之内,将北直隶境内占山为王,拦路抢劫的匪徒全部抓获剿灭,给百姓和商旅一个繁荣安定的社会环境。

    所以在这之前,巡捕营将会依照锦衣卫提供的情报,事先派出斥候。

    等行动开始后,就会直捣黄龙,争取一举建功。

    任务布置以后,贾芸也没再继续呆在营房,早早的溜班儿回家了。

    现在薛宝钗已经有了四五个月的身孕,慢慢显怀了,吃不好,睡不香,心情总是时好时怀,贾芸也尽量多抽些时间回去陪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