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书院,青山党

    阁楼中,贾芸目送秦可卿跌跌撞撞下楼后,没急着离开。

    先前去铁槛寺弄了银子后,怕秦可卿等久了,急着回来,所以他也没仔细数到底有多少银子。

    这会儿有空了,自然需要清理一番,做到心里有数。

    闪身来到空间,银子在一处角落里堆满一地。

    贾芸拿起一个银锭在手里掂了掂,这银子每个重约一百两,个头比较大,成色也比较新,看样子是新铸的。

    新铸是必要的程序,毕竟官银是有记号的。

    贾芸挨个数了数,总共有八万个,也就是说,这里一共有八百万两银子。

    当得知这个数量后,贾芸倒吸了一口凉气。

    同时也十分肯定,这些银子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他们贪污的银子。

    也就是说四王八公伙同秦业在皇陵建造上动手脚,已经很长时间了,或许就在义忠亲王出事之后就开始了。

    这也说明四王八公势力真的很强大,导致他们的胆子也非常大,在新皇帝的眼皮子下,贪污新皇帝的银子。

    也说明这些家伙已经到了无所畏惧的地步,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背后站着太上皇,有太上皇撑腰的缘故。

    而秦业整天装穷酸,除了给别人看,最主要的是给新皇帝看外,估计家里也是真没多少银子,毕竟这会儿银子还没来得及分呢。

    按贾芸的猜测,秦业除了想给自己谋求更高的位置外,也想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笔可观的财富。

    至于原著中秦业分的那笔银子去哪儿了,依旧是个谜团。

    而贾家分的银子,估计除了孝敬一部份给太上皇外,剩下的银子应该就是大观园的启动资金了。

    贾芸闪身出了空间后,又去贾府转了一圈,发现宁荣二府的银库里加起来还不到十万两银子,于是就放心了。

    再次回到阁楼,袭人正好把水烧好,贾芸在沐浴的时候就在想:

    “怪不得王熙凤在自个面前喊穷,贾府现在是真的穷,也怪不得他们不要命的到处抓银子,估计现在贾元春在宫里也不好过,每年需要很大一笔银子打点。”

    另外贾府内里空虚,越是如此,越是要维持体面和排场。

    关键是他们除了田庄上这笔大收成之外,其他收入虽然也有一些,但都微乎其微,于是恶性循环之下,贾府的资金断裂就可预见了。

    或许近十万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对想维持体面的贾府来说,就有些不够看了。

    沐浴更衣之后,贾芸拉着袭人的手,缓步往家里走去。

    这时他又想到:“哦,贾府今天失去了铁槛寺的这笔银子,那么今后大观园的启动资金从哪儿来?”

    眼下在京城他们能够快速弄到银子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找薛家借。

    不管是威逼利诱,还是软硬兼施,只有薛家能够毫不费力的拿出一大笔银子。

    “看来整顿薛家商路,也要提上日程了。”贾芸心忖道,“薛家商路对我入仕后有极大的帮助,官商结合才是王道。”

    “有着现成的商路,比我新建商路要简单多了,所以现在就可以先把薛家的那些管事调查一遍,等时机到来后,再给与他们雷霆一击。”

    “攘外必先安内,这样做不但能够搂一笔银子,肃清商路中的毒瘤,还能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商路从薛家脱离出去,成为受我控制的重要力量。”

    贾芸心道:“时间还够,原著中秦可卿死后,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省亲别墅大观园才提上日程。”

    “贾元春封妃是临时事件,圣旨下来之前贾府都没得信儿,在这之前,我可以从容布置,不过到那会儿我也应该不怕贾府了。”

    ……

    六月初一。

    清晨,太阳还未出山,空气还算凉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