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滞尘嚣

 “哦,这就能说通了。”含元子双臂叉抱胸前:“真元锁落入梁韬手中,这也是你投靠崇玄馆的原因之一。”

 “是。”赵黍如今没必要再隐瞒。

 含元子抬手轻按眉心:“脑宫啊,我该说你是太大胆,还是毫无防备之心?能够钻进脑子里、还说自己是仙家高人的东西,我们一般视其为蛊惑心神的鬼魅邪祟。”

 “我曾经怀疑过。”赵黍说:“但灵箫的确传授了我高深仙法,在过往修炼上点拨甚多。如果没有她,我断无今日成就。”

 含元子发笑道:“我想瑞鼎帝当年也是大概如此,以为自己得了什么上天启发。”

 “前辈觉得灵箫是天外异类?”赵黍问:“可是我之前亲自登坛行法,将灵箫送入真元玉府,其中感应勾连做不得假。何况那瑞鼎帝不也受洞天剑光所阻?这两相差别又该如何解释?”

 “这话也有道理。”含元子默然深思。

 “灵箫也跟我说过,真元玉府早已无主,而她却对内中情况甚为熟悉。”赵黍回忆道:“可她总是语焉不详,最后她进入洞天之后,仿佛察觉到什么,却来不及传出消息。”

 含元子推敲道:“灵箫能进入真元玉府,可见她并未受洞天所斥。而你出力甚多,还是亲自行法打开门户之人,却被拒之门外,这恐怕说明一事——真元玉府不欢迎任何外人。”

 “恕我没有听懂前辈所言。”赵黍不解。

 “灵箫知晓真元玉府的情况,又寄寓真元锁内中漫长岁月,可见她与洞天之主有密切关系。”含元子说道:“灵箫能够不受阻碍进入洞天,凭的就是这份关系。而真元玉府既然无人主持,其发出剑光阻止你和瑞鼎帝,想必是按照既定法度运转。”

 赵黍点头说:“灵箫曾经提及,真元玉府中有一柄安镇洞天的景震剑,若逢妖邪侵犯,此剑有所感应便会发动。”

 含元子笑着说:“瑞鼎帝被逼退不假,可你也挨噼了。”

 赵黍无言以对,含元子又说:“洞天滞留尘世,本就十分罕见。若非极大极重之因由,仙家开辟洞天,断然不会滞留尘世。”

 “除了真元玉府,还有其他洞天滞留尘世么?”赵黍问。

 “如今几乎绝迹,但追朔过往还是有一些的。”含元子说:“瑶池国信奉的瑶池圣母你可知晓?其实那原本就是一位上古女仙,号为瑶池龟山仙母,其尊号与洞天同名。

 据古籍所载,瑶池龟山洞天曾驻留尘世数百载,龟山仙母于阆风巅开宗传法,一度有百鸟朝谒之景。久而久之,仙母座下神鸟灵禽不计其数,得道飞升甚众。仙家飞升有羽化别称,便是由此而来。”

 赵黍又问:“龟山仙母让洞天滞留尘世,就光是为了开宗传法?”

 “我扯远了。”含元子苦笑摆手:“真正原因是上古之时洪水频发,众生饱受其患。而阆风巅临近西荒河源之地,当年仙母便以洞天安镇群山冰川,从源头处遏阻洪祸。”

 “仙家洞天,竟然有如斯伟力?”赵黍惊叹道。

 含元子说:“群山河源水势尚未聚成大势,反倒容易遏阻。真让河水滚滚而下,积少成多,仙家也难以抵御。此外,龟山仙母并非是一味阻挡,而是用洞天蓄纳河源之水,如同堤坝一般,按下游江河枯丰有别,或泻或蓄,调和有度。”

 赵黍不由得惊叹道:“那洞天内中岂不是蓄满河源之水?”

 “不然你以为‘瑶池’之名从何而来?”含元子笑道。

 “听此一言,大开眼界。”赵黍言道:“仙家涉世,所作所为各有不同,如龟山仙母这般,可真算得上拯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过去是我看得短浅了。”

 “不止万民。”含元子提醒说:“洪波一至,众生皆要遭殃。传说中百鸟朝谒龟山,最初恐怕是本能避难。龟山仙母顺势而为,点化百鸟,使其代为耳目口舌,探听四方、传话含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