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鱼不随波

 赵黍有时候在想,平民百姓眼中,究竟是崇玄馆子弟与淫祀妖邪,究竟谁更可恨?

 “花是好花,可惜缺少养护修剪。”赵黍忽然发笑:“既然是国师大人所赠,那我也不好坐视其枯萎凋残。”

 言罢,赵黍提起青玄笔,凝一丝金煞,似手持短刃,轻轻裁下三朵花,只留下最上面绽放最盛那一朵。看着手中三朵残花,赵黍将其埋入盆中。

 “国师大人日后若是问起,道友如实回复就好。”赵黍说“这盆花就交给道友代我照料吧。”

 “在下记住了。”梁晦略一躬身,然后从怀中取出一根卷轴:“首座有言,他当年在蒹葭关投符设禁,恐贞明侯难解其中奥妙之处,于是遣我送来这部《九天紫文丹章》,请贞明侯参详。”

 赵黍眉头微抬,接过这根紫锦作底、白玉为柱的卷轴,徐徐展开之后,便看见内中布满蝇头小篆,在卷面上竟如活物般游动盘旋,一时难以尽窥全貌。

 “多谢国师大人。”赵黍收起卷轴,梁韬有时候确实大方,此等符箓经卷说送就送。

 而且从名称推测,这份仙经恐怕与崇玄馆的《九天飞玄紫气真文宝箓》有密切关联,按说应该不准外传。

 无论怎么看,赵黍如今都算是一只脚踏上梁韬的贼船,收下这份好处,自然也要有所付出。

 “听说道友要留下?”赵黍又问:“如今关外战事已启,城中并不安全。”

 梁晦点头回答:“首座说了,让我前来协助贞明侯。只是在下本事平平,恐怕没法在战场上助阵。”

 “没事,金鼎司眼下也急需人手。”赵黍取来一枚符牌,递给对方:“凭此令道友便能出入金鼎司,我顺便带你去认识一下其他道友。”

 赵黍领着梁晦来到金鼎司分院,如今在此负责主要是郑思远,荆实也来到这里帮忙。大略介绍一下院中状况,赵黍当即安排梁晦参与丹丸药散的炼制。

 等赵黍回到府院,正好看见韦将军正在与几位校尉谈话。

 “贞明侯,你来得正好!”韦将军指着一旁舆图:“果然如你先前所言一样,红花潭附近真有九黎国兵马屯驻!”

 “人数多少?”赵黍问。

 “还不清楚,但交手一阵,应该还不到三千。”韦将军说:“刚刚收到消息,我们的兵马与南蛮子隔河对峙,他们固守不出。你怎么看?”

 赵黍言道:“我最近召遣箓坛吏兵,也尝试一探红花潭。可发现附近一带被术法所笼罩,鬼神精怪无法靠近窥测。此事恐不寻常,我怀疑是九黎国巫祝意图施展什么祭礼,若能打断祭礼自然最好。”

 “我也是作此想法。”韦将军言道:“目前与敌军对峙的兵马不多,我打算亲自率军前去支援,以大山压顶之势,直接将其扑杀。”

 旁边有参军言道:“万一这是蛮子的诱敌之策呢?舍弃坚城不守,贸然出击,恐有不妥。”

 韦将军敲着舆图说:“蒹葭关不是星落郡,没有蟠龙山天堑阻隔。这些天我派出大量斥候探明山中路径,发现除却关城大路,还有许多小径能绕开蒹葭关去往北方,龟缩守城甚为不妥,反倒是舍了周旋余地。

 何况关外还有不少聚落村寨,我已其中几个村寨往来联络,尽量劝导他们归顺华胥国,作为我军在群山之中安营屯守之所。这些聚落村寨也多处在咽喉要道,我们务必抢在九黎国之前将其拿下。”

 赵黍在旁暗暗点头,韦将军对他说:“贞明侯,我此次带兵出征,希望你能够留下镇守蒹葭关。”

 赵黍赶紧拱手应答:“我一定不负将军之托!”

 韦将军言道:“至于粮草军需等一应事务,便劳烦贞明侯多多留心。”

 “明白!”赵黍顿时觉得重任在肩,不敢有丝毫疏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