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号入座

    陈有为不知道孟浪的失望,有些自嘲地继续道。

    “以前呢大学老师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后来为了适应国家战略需求,需要搞科研。

    所以大学老师的主要任务发生了转变,变成了搞科研。

    就算是教学岗的老师,都有论文科研要求,各种评职称更是离不开学术成就。

    像我们这样天赋有限的老师也很无奈呀。”

    “陈大哥过谦了,教书育人固然也是很重要的,搞科研功在当代,搞教育利在千秋嘛!”

    “呵呵!孟老弟一针见血。

    好在最近两年教育部要求,教书育人和科研并重,所以很多学校修改了职称评聘的要求。

    现在科研体系越来越复杂,想要有所成就,对人才的专精需求就更高了,特别是数学这一块。

    有没有一个好老师,或者说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那影响是无比巨大的。”

    “哦?愿闻其详!”孟浪露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

    陈有为显然也是有些话痨,见孟浪似乎真的感兴趣,于是打开了话匣子。

    “数学其实是很枯燥的一种东西,国内大多数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高考而已。

    而国内的教育环境也决定了,华国人的数学水平平均值高,但极端值低。

    所以我们奥数奖牌一直拿个不停,但出顶尖数学人才的几率却不如某些数学大国。

    这时候,就很考验教师的能力了,如何引导学生的兴趣,如何因材施教,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

    陈有为顿了顿。

    “另一个方面,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数学圈子,都在呈现家族化。

    家长是数学人才,受到从小的熏陶,子孙攻读数学的几率就比较高。

    反之,没有一个很好的教育背景,那么普通学生就更倾向于那些看上去更容易,也更有希望取得成就的“新兴”学科。

    而不是难度更高,就业前景更不明朗的基础学科。

    所以历史上大多数的杰出数学家,即便家族并没有出过优秀的数学家,至少也是高知家庭熏陶出来的结果。

    这就导致,数学圈子的资源会朝着某一部分高知群体集中。

    比如著名的伯努利家族,祖孙三代一门8杰,全都是优秀的数学家,又比如明末清初的著名数学家族‘梅氏家族’。

    他们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学阀’!

    这是教育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发生的现象。”

    孟浪点点头,对此深有感触。

    上初中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位同学,父亲是一位数学老师,从小在数学一科上一骑绝尘。

    上了大学不出意外的也成了一名攻读数学专业的学子。

    而像他们这种普通家庭的学生,选择攻读数学专业的,寥寥无几。

    《高等数学》的魔咒,更是让无数莘莘学子牢牢记住了被这本书所支配的恐惧。

    人类天生就是有畏难情绪的。

    家庭背景,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影响!

    “‘学阀’这种事物有弊也有利,就像军人世家一样。

    它固然造成了一定人才选拔上的困难,但也造就了一批从小专精某些学科的‘职业化’军人。

    比如二战时期,德军层出不穷的军事统帅,就大多出自军人世家。

    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从小培养,孕育出顶尖的专精人才。

    特别是对数学这种基础科学而言。

    当然了,不能否认,不论是学阀,还是军人世家,继续发展下去,就很容易成为尾大不掉的垄断集团。

    那就是时代的悲剧了。

    所以,国外之所以杰出数学家层出不穷,和长期安稳的国内环境,造就了一大批高知家族,不无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