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份保险?

    孟浪其实完全可以选择一走了之,面对一个手段残忍、shā • rén 不眨眼的凶手,任何卷入其中的举动都是极其危险的。

    只要搬离这个出租屋,什么凶杀案,什么牢狱之灾,都会统统离他而去。

    这才是改变自己命运最简单、最直接,而且安全性最高的方案。

    但……孟浪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老孟家祖训,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既然一切因我而起,那便使一切罪厄,加诸我身!

    ……

    孟浪回到自己的房间。

    取出被自己藏在衣柜最底下的《我的奋斗》。

    让他有些失望的是,这一次的书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就连字迹都看不出任何变淡的迹象。

    孟浪皱眉沉思。

    或许只是发现凶手的存在,并不足以改变未来?

    又或许,这本书的版本“更新”需要一个冷却时间?得让蝴蝶再飞一会儿?

    想到这里,孟浪立刻回忆起来,自己收到这本自传的时间是昨天晚上,而它发生第一次“更新”应该是今天中午12点左右。

    难道中午十二点,就是一个时间节点?

    嗯!划重点!

    孟浪决定每隔一段时间就好好观察一下,摸索出它的“更新频率”。

    如果这本自传是“日更”“周更”甚至是“月更”,那自己显然必须珍惜每一次窥探未来的机会……

    他再次翻动《我的奋斗》,开始尝试从里面找出更多改变命运的线索。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孟浪已经基本明确了这本神奇“自传”的正确打开方式。

    什么都不做,未来肯定是不会有任何变化。

    所以自己需要在“自传”发生变化之前,制定出一个最有可能扭转未来的周密计划并予以执行。

    然后再根据“自传”更新反馈的“未来”,进行计划纠错,一步步改变悲惨的命运。

    如果得到的“未来”依旧不尽如人意,那么就再次进行以上循环,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从而最终达成理想的“完美人生”!

    至于什么是理想的“完美人生”,孟浪暂时还没想好。

    不过至少,不应该在监狱中度过……

    这个过程有点像是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常见的PDCA循环。

    PDCA循环,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 Act(处理)。

    一个循环结束后,如果生产出来的并不是理想中的产品,那么就调整生产参数,再次执行以上循环,一次次的纠错,最终得到最完美的产品。

    虽然场景不一样,但是道理都是相通的。

    感谢大学美女导师给予的人生指导!

    ……

    半个小时后,孟浪最终从《我的奋斗》全文中提取出了有关凶杀案最为关键的内容。

    【就在我人生得意,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小雨死了!”】

    【街道的监控、门上的指纹、尸体旁的凶器和血衣、还有凶手遗落的毛发和皮屑……

    没错,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我!】

    【没有目击证人,没有不在场证明,更没有人同情,舆论一边倒的对我不利。】

    孟浪通过提取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些结论。

    凶杀案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自己赚取第一桶金之后,也就是股灾爆发之后不久。

    而此案中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有:街道的监控、门上的指纹、尸体旁的凶器和血衣、命案现场自己的毛发和皮屑,没有目击证人,没有不在场证明……

    “街道监控……”孟浪捏着下巴,瞬间想到了什么,顿时有些牙疼。

    “不会是今天我和小雨同行的一幕被拍下来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