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国三仙

 “道光帝为先帝嫡长子,受潜移默化,对玄空二门也颇为痴迷,见识过此三仙的本事,端是惊为天人,不仅许下大黎国师之尊位,更是以弟子礼事之,乞求长生不老法。”

 “此三人大奸似忠,起初还算是忠于国事,上喜,遂以国家大事交付之,吏选官员悉过圆光镜方可得任命。”

 “至此时,三妖道方才显露真实面目。”

 “欲得雨,一斗金换一点雨;欲得寿,姹女承露一粒丹;欲得官,天高三尺偿前债。”

 “好好的黎朝,被这三個妖道祸害的是民不聊生,供奉国师的金银珠宝,便是卖光当年秋收的粮食都不够,要我说,都还不如空门那帮秃驴呢!”

 吕文煜恨恨地啐了一口唾沫。

 “家父看不惯三人倒行逆施,血书谏逐奸宄表千余字,唯今上幡然醒悟,斥逐奸邪,复我大黎朝堂之清明。”

 “又怎料这起乱臣贼子,与阉人沆瀣一气,屏蔽圣听,不仅匿下家父的血书,还以奸宄之说反攻倒算,污蔑家父是无君无父之贼,一日三贬谪。”

 “至于昨夜行凶之妖女,想来定是国师的爪牙,此三贼经营朝堂十数年,门人弟子遍布天下,道观得了他们的好处,助纣为虐也理所当然。”

 “便是经科进士想入朝为官,也须得拜谒这三个贼道,不然,轻则官途无亮,重则性命不保。”

 “如今朝堂上,忤逆他们的,死的死,贬谪的被贬谪,剩下的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指望他们去拨乱反正,不过冢中朽木矣。”

 吕文煜嗤笑了一声,显然对满朝朱紫意见颇深。

 “子厚兄可亲眼见过那厮施展圆光术?”

 李晏眉头紧锁,蓦地出声打断道,眼中还有似说不出的古怪。

 “某不曾见过,还是家父在书信中提及的。”

 吕文煜老老实实地想了想才回答。

 “令尊又是如何形容的?”

 李晏一问接着一问,端不给人喘息的机会。

 “某依稀记得,家父曾提过,那道人使两童子持镜,以丝绸蒙之,每逢时,必以香膏酥油抹敷于镜面,再使人袒胸露ru 置于镜前,则五脏六腑皆可见矣。”

 “若心是红的,可彰其忠贞;若心是黑的,则为奸宄贰心之小人……”

 话音未落,却听李晏再忍不出哂笑道。

 “好个黎国国师呵,贫道只听过寻人访物的圆光术,却还是头一次听闻甄别人心的圆光术,如此牛头不对马嘴,贫道倒是真想会会这三位得道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