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吾丧我

 二月二至今,他一连‘说文解字’三十夜,与刘平他们训诂授字,重温三千文字,亦收获良多。

 不仅对‘古今文字意义’有了新的领会,也在训诂过程中思得‘【吾丧我】入境之法’,同时察觉令牌雷音奥秘与令牌上的文字紧密相连。

 对此,他颇有探究之心。

 说着,刘彦放下令牌,拿起桌上《庄子·内篇》,翻到第二篇【齐物论】。

 【吾丧我】便是出自该篇章。

 通过‘南郭子綦先生’与‘弟子颜成子游’之间对话,阐解【吾丧我】的心境状态。

 子綦先生乃春秋楚人,是楚昭王的庶弟,官至司马,因住在城郭之南,故被称为‘南郭子綦’。

 该篇之中,是这样描述子綦先生入‘丧我之境’后的状态。

 说‘南郭子綦靠着几桉而坐,仰头向着天,缓缓深呼吸,一副离神去智的状态,进入忘我之境,精神彷佛离开躯体。’

 弟子颜成子游看见后,求教问他:“老师这是怎么做到的?”

 “竟然可以使形体像枯木,使精神和思想像死灰,看似几近熄灭?”

 “我观老师今天靠坐几桉,跟往常大不一样?”

 子綦先生这样回答:“你问得正好!今天吾丧我,你可知道?”

 “你只听说过【人籁】,而没听说过【地籁】,既使听说过【地籁】,也没听说过【天籁】!”

 弟子子游听了,求问他口中【三籁】。

 子綦先生便在后文中作答。

 刘彦观读到这里,就不再读了。

 他放下手中《庄子》,靠坐椅子,半身依书桌,闭目观想‘子綦先生入境姿态’,在文思中勾勒出他的坐忘之形。

 心观形体,不断的调整自己姿态,达到一个‘放松如死’的状态。

 脑中思道:“吾丧我在于‘杀身’,在于【丧我】二字,要进入‘吾丧我’之境,就要让自己精神和思想死于我之手。”

 “【我】字最早指【杀】,为古之兵器,杀戮之器。”

 “子綦先生之所以说‘今天吾丧我’而不说‘吾丧吾’‘我丧我’,真意就在‘丧我’。”

 “他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今天吾死于我之兵器’。”

 “而进入‘吾丧我之境’关键,就在‘持我杀吾’。”

 “一个人是否有胆量挥刀自刎,杀掉自己精神思想?则在他有没有‘闻道之志’。”

 “朝闻道,夕可死矣。”

 “只要夫志坚硬如铁,便可使志永固,不惧怕自己思想毁灭。”

 “这就是为何,老师将【吾丧吾】放在《君心化龙·内业终章》中。”

 “有此心志,方能坚固君心,一点点使君心夫志浑然一体,如道一般。”

 思念至此,他脑中忽然一字寒光闪现。

 此字为【我】字古体,犹如一手持戈。

 刘彦心念一横,持戈之手反向朝自己念头斩去。

 一戈下去,思想斩灭!

 其精神好似灭烛后那一缕青烟,轻飘飘上浮脱壳,外浮于身,内无思想。

 窗外九天春雷轰隆隆响震,传入他精神后无声无息,却明亮震铄!

 一种说不透的玄妙入他几近干枯的神思之中。

 这即是篇中所言【天籁】。

 正房门口,阿九眼眸透过书窗,看着近乎死去的公子,心灵悲切又欣喜,小声呼来娘子同看。

 李怜云双目运转玄光察看。

 见相公周身气息内敛,却有精神意志笼罩躯体,脑窍之上似有一人站立,其背后显经阁,但并非他的神魂。

 而是——【夫志】。

 “夫君夫志显于精神气,呈现‘气象’,形似‘我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