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持谦

 再看中间,一幅《易经六爻图》烁烁入目。

 其卦体结构为【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

 六爻之下,书写一个大大的【谦】字!

 单是书法字义,就足以让他去仔细的琢磨、探究、阐解。

 而书卷中千字真学文章,皆是围绕这个【谦】而解,阐述其易理!

 刘彦观之如见大器、重宝,脱口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此乃《易经·谦卦》解意文章!”

 “莫夫子赠我此卦文,是让我‘正心持谦,而终日谦、终日乾’?”

 “贤弟真个君心通透,夫子他正是这个用意。”

 高二笑颜相对,明眸善睐手指这幅‘卦文’道:“莫夫子赠送时说,正心后乾道,能时时窥道明理,有时见大义,而失去小义。”

 “故而,面对不得道义之人,或面对一些有小义之人,君心会生轻慢、傲慢。”

 “这时定要警惕心高气傲,不然就会断了乾道之路,所以要‘正心持谦,守住谦谦,方能终日乾乾’!”

 “他说,这幅【艮山谦】是他得正心之时,授业恩师所赠,叫他用此卦来谨守正道而获吉祥。”

 “他如今转赠与你,也是这个用意。”

 “夫子言,《易经》六十四卦,【谦卦】乃卦中君子。”

 “证得天心之前,尽可用此卦守君之道义。”

 “用【乾坤大卦】则有凶险,用不好‘亢龙有悔,龙战于野’。”

 “而【谦卦】含坤之德,乾之道,艮山之厚气,正迎合君子应有之道德。”

 “夫子说,你山高,他山更高,与其和人争比,不如把山藏于地下,不使自己高大显露。”

 “所以持谦,无不利!”

 “他叫我转赠时,尚不知世才已得‘正心’,特意叮嘱‘得正心之后方可看’。”

 “说届时你一睹便能悟三分。”

 “现在看,夫子所谈不差分毫!”

 刘彦细听二姐转述夫子言,个中道理明了在心,身中仁心热流涌动。

 获得的感动,如昔日东湖师兄代师授道。

 高二透过目光感受君心,笑与阿九相视。

 “世才真可谓‘得道多助’,此番得夫子厚赠‘谦卦文’,也因你善用心、行道义之故。”

 “莫夫子最后交代,送你此卦文,非是收徒之意,乃激励后学。”

 “此乃达者应尽之道,是为孔道、仁道、儒道。”

 刘彦敛袖归藏触动,接言道:“也是我今后之道。儒者,光大也。”

 说罢,心定神静,让阿九收卷《谦卦文》,笑问二姐‘此去还有何所获’。

 高二受邀座谈说:“所获还有‘释然’。”

 “我现在对三妹已无半分怨,可旧日亲情也淡了,抽去了其中血缘之情。”

 “虽说仍视她为妹,却不及与贤弟亲。”

 见她含笑,刘彦也由心而笑,道:“如此也好,我当初劝姐姐体谅她,用意也是‘解怨’。”

 “若此怨不解,姐姐心中常挂记,又如何安心定志?道境更进一步。”

 “贤弟原来是这个用意。”

 高二娇看他道:“我还以为,你想借我搭桥,与三妹修成鸳鸯哩!害我厚着脸皮去莫家,遭人冷眼相待。”

 阿九插问:“这次去,可遭莫家冷眼?”

 高二笑说:“还好,莫家知我家不再纠缠了,就不管我与三妹养情。这还是贤弟之功。”

 “对了,我去到时结识一位蜀中君子。”

 “其名叫孟川,表字子钰,与世才一样,亦是孔孟双成之士……”

 “不过他孔学是后成的,比你低一重境地,刚得【明经】,但已【固道】,养一丈六尺浩然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