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圆满

 “世间正心之人,大多是‘小品正心’。”

 “只得一个体心端正,明心见性,便可合三千文光沁润身性,得光明心性。”

 “我此番所得,却高过大多数,原因就在于心学、在于娘子。”

 “《君心化龙》有云【大品正心,心气神通,能无卜筮而知吉凶】。”

 听刘郎一番阐解,怜云得七分通悟,却最后一点不明白。

 问:“大品正心后,能得‘感应吉凶的神通’?”

 刘彦指点她话中谬误,说:“娘子会意错了。【心气神通】不是‘心得神通’,而是说,心意、气意、神意三者相通了,通达九窍。”

 “心气神一通,则滋长内在灵明,亦滋长灵觉。”

 “灵明强大如鬼神,则能感应吉凶,无卜而知。”

 “这非道门之术,乃是养心气神通达而得。”

 “好似一种‘悟道得道’,说是‘神通’也可以。”

 “我师《内篇》有云【思之而不通,鬼神助通之】。”

 “其中‘鬼神’,即是指‘内在灵明’,它们就在‘心脑之内’。”

 “司徒心学有一半都在阐述‘它’。”

 “理解透了,感应到了,看得见了,便能驾驭心意神气,使灵明化龙。”

 “此乃形而上的心学,近乎于老庄道玄。”

 “世上真儒,重在阐道。”

 怜云点点头。

 她深知这些门内话,外人是听不到的,也从刘郎话中明悟‘修养心学对养学修道的好处’。

 思量说:“郎君所修‘心学’,正好能用于正心,加之自身品性端正,才得‘大品’。”

 “郎君何时‘闭门正心’?”

 刘彦稍作思量后,道:“现在我心美满,那便事不宜迟。”

 “今日起我便‘闭门正心’,先做一场‘心斋’,总览一遍身学……”

 “娘子和阿九代我主家,如有困难外事,就与貂儿相商。”

 “功成之后,再回门拜谢丈人。”

 怜云微笑领喏,同着刘郎去见老夫人。

 而此时,高二姐到了白帝城莫府。

 她与莫娘子厢房叙话,把‘世才娶妾’、‘高家还书’告知一二。

 莫文姝听完这两桩事,似解枷锁,拴系在心的隐线被二姐言语剪断了。

 高二察言观色,笑问:“妹妹何故一副‘患得患失’之相?这难道不好吗?”

 “我家还了婚书,与世才解婚约。”

 “此婚约一解,你也无羁绊。”

 “夫子口中之‘孽缘’也消了……”

 “今后安心当大儒之女,博学儒术,笃行致远。”

 莫文姝释然道:“小妹非患得患失,只是觉得有愧……”

 “有愧什么?”

 高二微笑说:“你是莫家女儿,夫子养你、教你,都是恩情。他送绝情书后,你只能做割舍。”

 “此事本难全,何故求圆满?”

 “你和世才之间,也就是百日姻缘。”

 “当时以为是长久,现在看只是短暂交汇。”

 莫文姝点点头,感谢姐姐帮助解脱。

 二姐却笑道:“只论为人处世,你这大儒之女,远不如世才。”

 “世才在此事中巧用心,如白练游江,照顾多方利益,不伤我家,不伤你家,亦借我家助长自己……”

 “包括我家送还书,也是世才暗为。”

 “而你只是溺于此事,连该谢何人都不知道,以后要止于明经了。”

 莫文姝诧异入心,问二姐:“姐姐是说,归还婚书,在他算计当中?是他巧谋讨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