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之狐

 “奴家也无歹意,只是好奇先生‘是否为真学之士’,故而未告知家人便私入内宅窥视。”

 “先生恕罪。”

 刘彦点头,请她和唐文缺落座一旁,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仙家既已窥探过,可有指点之处?”

 芸娘见他外宽内谦,暗生好感,酝酿言词道:“我见先生之身养甚好。百窍吐文光,有正气护体,实属难得一见的孔孟双成君子。”

 “奴家姑且一猜,先生应该有【明经·正心】的境地了。”

 “可对?”

 刘彦让阿九斟倒两杯香茶送去,答说:“我尚未【正心】,只是刚达‘明心见性’,还在‘存心养性’。”

 若是寻常阴神狐仙,他大概不会与其吐露儒术境地。

 但眼前这位狐女,以他心见和观感,绝非一般狐仙。

 其身,有一股独特的道玄之气。

 与其请教,也许能得点拨。

 芸娘三分惊讶入目,说:“先生尚未正心,魂体却这般身正,想来有德性在身。”

 “凡有德之人,易成风骨,养出气节。”

 “气节乃风骨气,能养三达德【智仁勇】,能助长浩然正气,能雄壮志气、道义,对于君子笃行修学、修身皆有好处。”

 “奴家不敢过多探问先生身学,只能说到这。”

 “先生若是知晓我所言,就当我在班门弄斧。”

 “若先生不知德性、风骨与气节的妙处,可自行善思。”

 “奴家狐身也刚刚明经,恐有谬误,不敢多论。”

 听她一言点拨,刘彦得一点通透。

 也没想到,这狐女芸娘是明经之狐。

 周围众女各有目色,重新打量这位狐娘子。

 “明经之狐,世间少见,不知娘子尊姓?”

 “先生可是问我,在不在八姓狐中?”

 芸娘明眸闪烁,笑颜说:“奴家并非狐族八大家之女,也无姓氏。只是娘子身边,一个寻常丫鬟。”

 “许多姐姐都在奴家之上,我属于最笨那个。”

 荀舫主察言观色,开口问:“不知贵乡在何处?”

 芸娘看她一眼,分视刘彦做思量。

 “先生对我以诚,我本该如实相告,但离家时姐姐有过交代,不许对外人提家中事。免生是非。”

 “我告诉先生也可以,就怕传入六耳,被有心人探知……”

 刘彦明白其意,笑道:“既然娘子家有交代,那就无需相告,不能因我等好奇,而伤害信义。”

 “娘子教导唐兄已有一年,不知有何打算?”

 见君子善解人意,芸娘再添欣赏,顾看唐公子说:“我训教他,乃因与他前世有缘,曾受他前世帮助。”

 “这次离家,本意是点拨其入道、养真学。”

 “却不想他今生浪荡,所以投其所好,让他疲于云雨,心生悔戒,好克其轻浮,使其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他有幸得先生良言教诲,此番也已悔悟,奴家便饶过。”

 “明日,奴家便不再来了。”

 “公子以后好自为之。”

 唐文缺闻言心喜,拱手答谢芸娘和奉义,称:“小生定当谨记教诲,改过自新。”

 他却不见,那狐娘子眼眸藏情。

 之后刘彦与其论学,谈《博学之法》,点拨唐生修学,赠一杯文光酒,助其明思。

 五更天,唐文缺魂儿还身,脑内忽得一点清明,睁眼醒来自说自话。

 “此梦如此真实?”

 “莫非我真去了奉义府上,与芸娘拜入奉义梦境?”

 “不妨问问娘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