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潮会

 衡江君不服天命,私放出江底水牢中的白猿,使其大闹钱塘江。

 玄女投剑刺伤白猿后脊,破了此猿玄功,它背剑而逃,不知去向。

 衡江君兵败后,被人曹官黎梦君斩首,其所治江水分为两段,一段归钱塘,一段归湘江。

 此后钱塘江每年冬月都办潮会,九江灵君在潮会之日出水府,如诸侯王觐见天子,奔赴此处江口,潮见钱塘君。

 说到此,胥君又提起君家三位公子。

 “钱塘家有三子……”

 “大公子乃新安君,名凌胜,主江水之源。”

 “二公子乃富春君,名凌云,握三江峡口。”

 “三公子许凌烟辅佐君上。”

 “今夜潮会,新安君、富春君都要拜父君,他们最喜结交儒家名士,世才不妨结交一番。”

 说话,见江上飘起香火,三公子许凌烟携带一少年书童上船来,礼见两位湖君与奉义。

 刘彦还礼时,顾看那书童,竟是当日投江的少年,原闹江三妖身边仆从。

 观其身乃阴魂之体,显然已成江中之鬼。

 他略微思量,大概明白三郎收留少年在身边的用意。

 三郎指书童道:“此子原是姑苏人,与我家同姓。”

 “我读先生《见龙吟赋》之末句,发人深省,人若失心即是妖,神若失公神自灭。”

 “小生收此子在身边,乃为时刻警示自身。”

 “也想使其悔改,找回所失人心。”

 “书童还不拜谢先生?”

 少年书童持礼拜奉义,说:“依仗先生赋中提我,我才解脱水灾,有缘拜入江府。小人今后定知悔改。”

 刘彦微笑称赞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过去心性受妖物所染,此番追随正直君子,就要多学三郎聪明正直,莫藏小人之心。”

 书童领喏称是。

 三郎道:“家父知先生、湖君到来,叫我接请入府。我大哥、二哥稍后便到,届时与先生引荐。”

 刘彦拱手随请,跟着两湖神人落船,下江府见钱塘君。

 ……

 北岸上,众阴神精怪瞭望各有好奇,不知那船上文士何许人,能使钱塘三郎出江相接。

 没过多会,西南方潮声大起!

 他们众目齐看,见潮头上千军万马打头阵,后方乃九江龙船。

 新安君、富春君率众驾乘香火入江。

 半个时辰后,子时。

 江水潮水轰鸣,潮浪推出钱塘君家大船,三千金甲将士排队列阵。

 船上钱塘君居首位,九江臣子立身后,刘彦、荀舫主、两湖神人站一旁。

 明月之下,钱潮交织,白浪推雪,好壮观的江潮人神景致。

 北岸一公子神魂说道:“要回潮了。”

 他口中回潮,是指‘潮水向源回流’。

 期间,钱塘君乘坐潮浪,视察各江水域,若遇见水鬼,便与其解厄。

 百姓若遭江中之灵欺压,亦可鸣冤告状。

 众阴神正说话,有灵官乘小船抵岸边,问:“你等可有人要鸣冤?”

 北岸阴神鬼妖皆行礼:“我等无冤情。”

 灵官点头欲走,公子神魂叫住问:“船上君子是何人?”

 灵官顾看君家宝船,笑说:“君乃临安刘奉义。”

 “原来是他……”

 众阴神都解了疑惑,交头接耳谈起此君。

 那公子礼送灵官,望江暗说:“表妹算自己一年之中有大灾,我家门第小,荫庇不了她。”

 “刘世才有解瘟之功,又得天子封号,气运功德甚高。”

 “表妹若入他宅地,躲避个一年半载,大灾兴许就能躲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