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汤圆

 做汤圆要用糯米面,所幸江南不缺此米。

 上次祭祖,家里还剩不少。

 今早阿九用‘鬼推磨之法’,把所剩糯米都磨成面粉。

 眼下遵照公子指点和面,玉指光滑不被湿面粘连,很快就揉好一大团,有脸盆那么大,白白胖胖甚是喜人。

 刘氏更喜欢这鬼娘子,直对儿郎夸赞阿九好。

 看到平儿桃花回来,母子断了笑谈。

 刘彦上前询问:“可与万山、沈兄、佛家说了?”

 “都说了,就是公子要的东西没买齐。”

 平儿提起竹篮给他看:“街市上没有黑芝麻,只有白芝麻,花生核桃也没有,只有干杏仁。米酒蜂蜜倒是买来一罐。”

 刘彦大致看一眼,指点他:“去灶台夹几块碳火,一会我教你如何炒制杏仁、芝麻。桃花会舂东西吗?”

 “会。”

 小桃花接话问:“是不是等杏仁、芝麻炒好了,然后舂碎?”

 “聪明。”刘彦夸赞一句,安排她找‘石臼’、‘木杵’。

 桃花哎声跑去院子。

 不多时,平儿端一盆碳火过来,桃花从李家搬来‘杵臼’。

 刘彦亲自动手,把炭火倒在地上,将芝麻杏仁用簸箕一筛,全部倒进铜盆,拿着铲子一圈圈的翻炒。

 周围双双眼睛观看,各有神采瞧着公子炒制。

 片刻芝麻香味就在小院弥漫开,刘彦转手把铲子递给平儿,叫他照方法把芝麻炒黄。

 刘氏新奇看着儿郎,笑问道:“我儿何时学会这等手艺?”

 刘彦与阿九相视,笑颜说:“动动手的事,算不得手艺。这些都是书中所教。”

 “母亲且坐,孩儿去把米酒蜂蜜化一化。”

 刘氏点头让阿九跟着去。

 ……

 午时,刘家前院飘起米酒清香。

 杨万山、沈炼、慧静如约而至。

 灶房内,刘彦端着一碗刚刚煮好的‘米酒汤圆’品尝。

 在阿九、桃花、平儿、还有小黄犬注视下轻咬一口,便见浓浓蜂蜜带着芝麻杏仁糊流出。

 入口软糯香甜,微微带点杏仁甘苦,可谓‘甜而不腻,相得益彰’。

 胜过他前世吃过的所有汤圆。

 “这就是亲手做的比买的好吃?”

 刘彦品味时,灶房外又添四双眼睛。

 杨万山莫名咽口水,望他手中瓷碗问:“世才吃的莫非就是汤圆?”

 刘彦闻言一笑,转对阿九吩咐:“给老夫人送去一碗。”

 后,端汤圆给门外好奇三人过目。

 万山、慧静、沈炼低眉一看,见碗里漂着米粒,几个蛋黄大的白丸子一个挨一个的挤在碗里。

 “此物……可是米做成?”

 “好似洛阳面丸子。”

 “不止糯米,里面还有芝麻杏仁和蜂蜜。”

 说着,刘彦安排福伯平儿盛三碗待客,邀他们入堂叙话。

 没多久,后院老夫人和前院宾客皆品尝到‘米酒汤圆’的味道。

 杨万山吃下一个,赞赏‘好汤圆’,称:“这白圆子如君子,表面不显奇异,扒开腹方知乾坤。”

 慧静接说:“这一碗浮圆,一碗酒汤,是人情亦是美食。贫尼有缘结识君子,实乃三世修得善缘。多谢公子施斋。”

 沈炼听二人品尝后各有说词,自己却不知说什么,张口憋出三个字:“真好吃。”

 “哈哈哈……”

 万山仰面欢笑,跟着前堂众人笑声迭起。

 一场人情似酒化在汤碗,被众人饮入腹中。

 一碗吃完,刘彦问阿九‘还剩多少’,叫她给巷子里邻居送去些,再端两碗送去李府,也让书玉子、于成业尝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