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显灵

 沈翁笑与刘彦几人相视,说:“娘子赶巧了,我等要回徐州,顺道路过扬州码头,炼儿快放船板,让娘子和老兄上渡。”

 沈炼应声健步去拿船板。

 那瞎老汉耳朵抖动,与寇娘上来船后拱手礼谢船家。

 沈翁寒暄两句,刘彦近距离打量一眼寇娘,发现这娘子眼眸似乎暗藏神通。

 “君子何故如此看奴家?”

 寇娘不惧他看,面带桃花笑发问。

 刘彦相视笑道:“我见娘子明眸清澈,犹如水中珠玉。如此美目,难得一见,这才不禁多看。”

 “昨日在小生家巷,与娘子阿翁有一面之缘。”

 “两位来临安可是寻亲?”

 经他一提,沈家伯侄也都想起‘昨天傍晚在槐花巷见过这双爷女’。

 寇娘灵巧答说:“我和大伯本是台州人,那方有贼人作乱造反,只得逃到外乡投奔亲戚二伯。来了两日未找见。”

 “昨日才打听到,二伯一家三年前已搬去扬州了。”

 她的话虽说有假,但大体无漏洞。

 众人也不会对逃难爷女起什么疑心。

 只是她说的‘台州贼人作乱’,使杨万山和刘彦有些警惕好奇,随口打听了几句。

 从寇娘口中得知,那是‘八月中秋之事’,乃台州几伙绿林贼人下山抢粮,杀了当地一位知县,屠戮乡民数百人。

 眼下贼乱已经平息,但众贼首尚未拿获。

 ……

 “台越二州与杭州相近,不知那伙贼人会不会流窜到此。”

 “还需提防一二。”

 下船上岸,刘彦杨万山说起顾虑。

 现在临安瘟灾刚刚扭转,如果再发生贼乱,灾祸又将燃起。

 杨万山点头:“世才与我所虑相同,回去我便与内兄说此事。明日安排人手巡山,看有无贼众流窜到临安,让各乡保正小心提防。”

 沈炼插言道:“小弟走江湖去过台越二州,对那方绿林人略知一二,不如我同公差去巡山,如若见到兴许能认出来。”

 “如此甚好,沈兄就与我同去见内兄,晌午在衙门吃饭。”

 杨万山知道刘府今日家祭,沈炼为外客,还需回避,故而邀他去县衙。

 刘彦看出万山用意,说几句家事后拱手告别。

 回到家里,闻一股煮鸭子味扑面而来。

 灶房蒸汽腾腾,黄犬小六在门口啃鸭毛,见公子回来‘汪汪汪’欢叫相迎。

 平儿、桃花、福伯含笑出来,说起准备的祭品。

 刘彦看眼灶台,想起儿时家祭,自己偷吃祭品,端起一碗蒸糕道:“今日托祖先之福,我等也打打牙祭。”

 “祭祀之后,桃花平儿各赏一两银子,想买什么自己添置。”

 两人喜笑颜开,礼谢公子,随着他端盘抱碗去往后院。

 福伯开怀而笑,拂须对小六道:“我家公子福厚仁厚,他年必得美名传扬。”

 小六好似听懂,欢叫着摇尾巴。

 不多时,后院祭品摆放齐全。

 刘府主仆上下品字排列,刘彦为家中长子,站在首位持香。

 父不在他便为家主,今日家祭头柱香由他敬上,其母次之,其余仆从家人随礼就行。

 一炷香插在米碗,刘彦持儒家礼,在心头祭起文光,对着祖先牌位一拜。

 礼毕,头顶虚空响雷,一道金色雷霆降下,正中刘氏祖先灵牌。

 随之泛起灿灿金光,好似某种福泽加持。

 刘彦当面感应,举目望天空,阿九也随他伴望,眼眸闪烁惊异。

 老夫人见他俩异样,担忧问道:“可是祖先有何应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