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心念动

    这些赞誉听多了,德性就会轻浮,很容易迷惑其中。

    若不是他已明德正心,也难免心生一些‘得意’。

    此后一盏茶,六人花言巧语不断,话术如蜂蝶在眼前飞、在耳中鸣。

    刘彦则一点明灯在心,借此琢磨心性变化。

    逐渐,他感觉胎性之中有虫蚁蠕动,仿佛是被这些人谄媚引动了。

    那些‘虫蚁’蠕动之下,他念头中就滋生‘爽悦’,就像被小人谄媚撬动心念。

    一念之间,他想到杨万山说的两句话:

    【以不动心,见心念动】

    【正心者,每日自省,从身性之中看见‘根虫’‘心蚁’。】

    刘彦刹那间心涌开悟,暗道:“我现在,不就是在‘以不动心,见心念动’?看到了自身‘根虫’‘心蚁’?”

    想到此,他笑颜贯入春风。

    此时此刻,忽觉得六人的谄媚之词,如此的‘悦耳好听’!

    酒一来,他主动提壶斟酒,如对待故友般亲近六人。

    蔡、陶、李、章、潘、汪六公子,眼眸交叉各有神采。

    蔡公子心道:“蠢人就是蠢人,没说几句,他便得意忘形,信以为真。”

    陶公子暗笑:“好,此招果然好使,等他吃醉便可套取仙方。”

    汪公子思说:“刘世才愚直如旧,果然根性难改。就算得仙家赐法,也改变不来本性。”

    六人看着刘彦敬酒,都以为刘三第被花言巧语迷晕了。

    只有华清心头诧异,觉得不是。

    他从上楼就一直留意观察。

    方才那些小人话,听的他头痛心麻,但看刘世才一副青山稳坐貌,心里暗生钦佩。

    眼下变的亲近,他觉得刘世才言行中暗含‘文章’。

    一连数杯酒下肚,气氛甚是欢悦。

    刘彦维持‘不动心’,内观‘根虫心蚁’,外看六人神貌,从中窥见他们‘算计’。

    这种‘见’与‘猜想’不同。

    而是十分清楚的知道,在心学中谓之‘以心见心’。

    更明白山君所言【真学君子不可欺】这句话。

    酒过三巡,东南席位潘公子一声叹气,搅乱了在场众人酒兴。

    见他脸上起忧愁,垂头起身礼道:“小生失礼,先行告辞。”

    蔡汪等人纷纷关切挽留,询问他‘何故弃宴而走’?

    潘公子叹道:“家母病重,怕时日无多,我无心在此欢快饮酒。”

    “这就开始了吗?”

    刘彦暗思,自己上套,问:“不知令堂所患何病?可是瘟病?”

    “正是。”潘公子低头坐下回话:“家母染瘟多日,已病入膏肓,小弟束手无策。”

    他口中家母不是生母,乃是其父妾室,俗称‘庶母’。

    其生母六年前亡故,其父后纳妾,娶一王氏续弦。

    他对这位‘庶母王氏’无端恼恨,尤其王氏生子之后越发憎恨。

    临安发瘟时,他将王氏和二公子赶到偏宅,安排一个得病丫鬟伺候,致使母子染瘟。

    前几日官家放药,他怕庶母、庶弟得药医治,又把母子接到府中‘照顾’。

    弄些不治病的‘好药’熬给母子,使母子俩病情越发严重。

    有下人偷偷告诉王氏:“官家所放之药能治瘟病……”

    王氏暗中求小丫鬟捎带回来,谁知被潘大公子撞见。

    他当面把药倒掉,说:“此药乃愚民之方,不可信。二娘还是喝孩儿那好药。相信再吃几剂药,二娘和二弟病就会好。”

    王氏心知他要治死自己和儿子,悲痛欲绝。

    这两天她已经不省人事,二公子也命在旦夕,而潘大公子心情甚爽。

    但眼下面对刘彦,他却装的爱如生母,演出拳拳孝子心,想以此套取‘仙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