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天司人

 “大姐有所不知。”

 逸仙诚实说:“我自幼上山修道,对于儒家真学欠缺琢磨。去年才出太和宫,下山拜入老师门下。”

 “一年只养得三百文光,不敢随身携带,藏于肉身心窍。”

 “原来你是太和宫弟子,难怪如此天资。”

 高二赞赏一句,不再过多探问。

 那太和宫高士辈出,乃道门圣地,先皇退位之后,便在太和山入道羽化。

 太和宫在册道士有三千之众,鬼仙之流甚多,掌教天师深不可测。

 这逸仙年岁不过十几,却能修至阴神夺舍之境,无疑是宫中真传弟子。

 他们攀谈期间,庄园内薛娘子和春燕亦在商议。

 春燕说:“那小贼受天家口谕行事,如果对其责罚,等同损伤人皇脸面。”

 “我瞧着他没有歹意,今日因缘际会,不如放其一马,叫他欠我家一个人情。”

 “以后我们出山,兴许有求到他的地方。”

 “娘子意下如何?”

 薛娘子思虑点头:“也好,那你与他明说。不可让他乱跑,撞破你我秘密。”

 春燕会意领命,离开娘子这里,来到河畔解了逸仙身上捆束,收白旗入袖,跟他明说‘娘子破例饶恕’。

 逸仙持礼答谢,承诺绝不对外人提及此事。

 “回去我就说,是大姐识破小弟,请我来此观看灾民如何安置。”

 春燕一笑,欣赏他这等机敏,指说:“你这小贼很会花言巧语,若用在哄骗女子,不知多少人被你骗走心儿。”

 逸仙真诚道:“小弟不修姻缘,怎敢哄骗女人。大姐真的像我娘。”

 “真不害臊,你怎不说天上玉皇是你爹哩?”

 翠莺小娘子笑接话,却不厌烦这个少年郎。

 众人说笑几句,同去山后给孤城。

 逸仙跟随驷马车驾,与刘彦请教‘临安瘟疫治理’。

 从其口中明白瘟疫扭转根源所在。

 “看来临安之灾的确皆因他而逆转,他即是天象中的变数!”

 “师伯说,天有变数,世出英豪,大争将至,龙蛇起路。”

 “他时,仁者应运而生,恶者应劫而生。”

 “应运者治世,应劫者乱世。”

 “莫非刘世才就是师伯所言,应运而生的仁者?”

 “至少他气运不低,且心怀大义。”

 “也只有这样的君子,才能扭转万民之灾。”

 思量着,逸仙眉目明亮,转顾前方雷泽水气积云。

 少时,驷马车驾过阴山,给孤城映入眼帘。

 南城门外火光烁烁,令尹和主簿韩天和,以及城中一众官吏尽数在城门口迎接。

 车驾落下,春燕将‘魍魉旗’祭入虚空,对令尹道:“今夜收来疫鬼两千七百余众,已洗去身上疫气……”

 “我将众鬼放出来,你等给他们逐一入户,妥善安置。”

 “是。”

 令尹率众领喏。

 逸仙饶有兴致观看,与刘彦谈说:“此间阴城与地府略有不同,倒似一方山海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