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之信

 李怜云道:“如此就害大于利。井水多用来煮饭饮用,河水多是洗衣洗物,临安把药渣投入河中,意在叫百姓河边洗衣,用水中药性解衣裳疫气。”

 “河中药气随水气升腾,亦能化解城中疫气,此乃大治良策。”

 “正是如此!”

 李通判颠袖端茶道:“药渣投入河中,也是防止小人从药渣中知晓药方。”

 “一旦药方泄露,商贾闻风倒卖,方中几味药的药价就会大涨。”

 “我欲起奏章,上表天子,请下禁令,以防小人商贾谋不义之财。”

 “有了禁令,才可对民公布药方,使百姓都得良药医治。”

 怜云点头附和:“盛世施仁政,乱世用重典,乃自古不变道理……”

 说着,一下人匆忙来到内园禀事,称‘府外有客求见’,并交上一块令牌与老爷过目。

 李通判接过巴掌大的铁令。

 见上面纂刻虎纹,令中间两个【执天】大字,顿觉此令重如山。

 府门外,有两人并肩而立,身后骏马各挂着长剑弓矢。

 不多时送令仆人健步返回,恭谨的归还令牌说:“我家大人请两位后堂叙话。”

 ……

 同一晚阳下,临安刘府书房。

 刘彦观读二姐从蜀中带回来的‘夫子书信’,高二阿九立身旁观。

 此封修书的内容分两段。

 上段是夸赞之词,赞赏他所行之事。

 下段是作为儒门达者对后学的善言。

 莫夫子信中说:“你那篇入学文章《正气歌》我读了,气贯日月,充塞天地,可震文坛。”

 “你的道义独树一帜,乃为儒道开辟一条新路。”

 “但此路艰难,你要自己走,不可继承他人绝学,否则就是断了这条路,大业前程因此而毁坏。”

 “我有一言,你可兼听。”

 “我闻你孔孟双成,双成就要双修,双修便可相济。”

 “修孔学,经明行修,研精覃思。”

 “修孟学,克己修身,立身行道。”

 “二者合用,不矜不伐,可以成业。”

 到这里信就结束了,未提‘婚事’。

 等于没把他和狐家并作一起,而是摘出来对待。

 刘彦通读分外爽朗,心窍间熠熠放光。

 夫子虽没有用真学,但字里行间却透着通透气。

 此气吹拂他面貌,犹如吹开前路迷雾,让他窥到了后续道路。

 他读完文灯明亮,行道之思浮于脑海。

 高二观神貌,笑说:“不止夫子有信,娘子亦有信。”

 “三妹叫我带口信给你,结交之事她应了,今后可通书信往来。”

 “方才随我同来的经意童子,已经知道府邸所在,三妹如有信,会遣他送来。”

 刘彦将夫子信归落书桌。

 阿九笑问:“如此说,夫人与莫小姐情义重系了?”

 高二笑意更显,分看贤弟道:“正如世才判断,三妹对我还有情义。只是无法言表。”

 “我离开时,三妹对我依依不舍,问我何时再来。”

 “我叫她好生当莫家千金,引用贤弟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她以后不必挂记过多。”

 “这多亏了贤弟,也愧对了贤弟。”

 “姐姐说哪里话。”

 刘彦洒脱起身,把信收好说:“这桩因缘有好有坏。没有姐家牵线,我又怎缘得夫子指点?”

 “凡事都有两面……,小弟最不适就是‘从中作鲠’。”

 “如今三小姐不再如鲠在喉,我就没有挂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