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来请

    “杭州府正在加紧制造的‘济世丹’,此药多半无用。”

    “因此我与郭主簿、范县尉商议,自寻驱瘟治病良方,从万书中筛选方子配药尝试,总好过坐以待毙……”

    “如今有了沈家船上那千斤药材,下官所思之法就能施展开,也请刘兄指点,看还有何良策可行?”

    知县陆侯拱手请教,杨万山亦如内兄,目光同看刘世才。

    刘彦正坐思虑少许。

    通过陆知县所言和自己所见,脑中有了临安灾疫立体全貌,心窍灵光闪烁,思海跳出【人神共治】四字方策。

    他暂压心计,说:“陆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我所思,也是集合众力抗击灾疫。”

    “人不自救,孰能救之?”

    “正好我刚得到一个偏方,据说方子有效,不妨配药一试。”

    说罢眼看阿九。

    后者把手中《青竹雅集》翻到【吴生】一篇目,手指文下‘驱瘟方’请陆知县过目。

    陆侯接书观看,一眼读罢方子后,又通读上文典故。

    杨万山在旁问:“世才兄怎知书中药方有效?莫非亲身试药?”

    刘彦见福伯送茶,让他到后院取笔墨纸砚,支走后才说起‘如何知道此方……’。

    一番精简陈述,讲清楚‘李家五口之死’,并说明白‘药方由何而来’。

    “世才兄造化甚高,一回临安就有气运荫庇百姓,有此良方,瘟疫可除!”

    杨万山虽没见到他口中之鬼,却深信真学士口中之言,君子不会欺心。

    知县陆侯放下手中书,起身施礼:“下官替临安百姓,谢过刘兄。”

    “大人这是何意?”

    刘彦同起身,说:“此方非我发现,有功劳不该归我,而该归书玉子仙家。”

    “仙家可在?”

    “弟子在!”

    隐身书玉子立即回声。

    陆杨二人闻声不见人,猜想其来历,是狐仙还是什么?

    陆侯礼道:“仙家何不显身一见?好让下官当面礼谢。”

    “弟子样貌不全,丑陋无比,恐惊吓了官人和公子。眼下非论功劳之时,药方还需多试,方知其效。”

    书玉子不居功,对答得体,使得陆知县和内弟心生好感,有结交之想。

    杨万山道:“仙家此言在理,应以大局为重。”

    “时辰不早,我看今夜不要多扰刘兄。不如明日正午府内设宴,再请刘兄一叙详谈,我等共论良策!”

    “万山提议甚好。”陆知县爽视刘世才:“仁兄意下如何?”

    “小生定当赴约。”

    刘彦伸手相送,拿起桌上《青竹雅集》让他们带走。

    送出门外后问:“陆兄杨兄,可想去见见李太公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