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真学1

    高荀二女见他慌乱,含笑传音密谈。

    “山君的话虽说是玩笑,可说的在理,你我当年情迷心窍,轻易把身许给他人,实在是眼拙。”

    “妹妹你受罪了,今后你我恢复如初。莫再因男人,坏了姐妹之情。”

    “见到你三妹就说,刘郎才气惊人,她不取之,后悔一世。”

    听到舫主后话,高二轻头记下,走去两男中间凑热闹。

    等船开了,青花大船载着众人欢快,朝落日方向行去。

    春兰舫上,李善钦找来舫主,吩咐她开船尾随青花舫,办得好再行加赏。

    舫主一听加银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喊来人升锚杨帆。

    把一群瘦弱姑娘当船夫使唤,累的众女一头汗,才勉强跟上前方大船。

    行了五六里,绕过一处湾。

    见大河向东流淌,落日迎面,爽风袭人,开阔美景振奋刘彦精神。

    他持酒杯迎风而望,乾坤之风吹开了心门,与大日红光撞个满怀,照的脑中文章熠熠生辉!

    不知看了多久,刘彦双目越发有神,周身有股气呼之欲出,内心明光与太阳交相呼应。

    到此,他一饮杯中酒,不顾众人大步走向酒席边的书案前。

    玉杯落下便提毛笔,点墨静思。

    最后定念,汇来心窍文光,以端正的楷书,运笔降文章。

    他落笔似抖剑,笔尖即是剑尖,仿佛要把笔下之字刻在白纸上,墨迹浸入其中,一笔一划明亮珠玑,阳光下亦是光彩。

    书写时,如吟诗般高唱文章内容。

    以开篇百字为引,精炼词句,阐述自己落难徐州,死而复生,通达心胸,结识良友,明悟真学……等经历。

    文中即有王寅、舫主、高二对自己帮助,又有他通过修学得来的感悟,归总在一起,化为寄学前思。

    众人安静旁听……

    听到他把自己写入文章,王山君、荀舫主、高二姐各有神采。

    这对他们而言乃不可求的幸事,将来可以传为文坛佳话。

    开篇写完,刘彦感心窍文光减去百字,却更加开怀通畅,仰天神思,文笔点唇。

    细细思量《孟子》书中那句【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似能感受到体内充盈的气息……

    他凝聚心志,毛孔舒张,心中一点明悟。

    刘彦抓住时机,落笔书写: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上六句写下,周身上下,四面八方,爽风徐来!

    下六句写成,内心通透,里外呼应,百窍疏开。

    同时一股莫名喜悦油然而生,冥冥之中有个念头催促着他‘继续说,莫要停,阐明自己的道理!’

    刘彦遵从此念,震朔心房明光!

    周身之气犹如气出烟筒,从他头顶脑窍升出,心志也跟着飞入高空,怀抱天地!

    他不停地运笔书写,忘了周围众人,全心全意灌注文道。

    而船上众人,无不仰面看他头顶。

    目光所见,一尺浩然正气飞扬而起,似一条洁白的锦绢,泛着华光往上攀升!

    因此浩然正气也被称为‘白锦’‘玉娟’。

    那白锦玉娟般的正气越抖越高,迎风生长,从一尺涨到三尺仍不停止。

    山君攥握折扇,舫主明眸灿灿,二姐欣悦万分,众女诧然失神。

    见气升五尺时,四面八方有一股无形之气朝着刘彦头顶汇聚,轰隆隆发出滚雷之音。

    其声不算响,却把一众婢女乐姬惊得阴魂发颤!

    阿香琴玉更是吓得魂飞出去,好在舫主一念察觉,念头化作绳索捆住二女,扯回船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