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未答

    荀舫主轻瞥一眼,自语道:“那些旧事我忘了。而今徐郎已去,更没什么好说的。只要她自己想开,我们之间便无仇无怨。”

    高二姐身后答谢:“多谢荀姐姐不计较前仇。其实徐郎到死,仍然对你有愧,他叮嘱我与你化开恩怨。我怕姐姐耻笑,才迟迟不敢见。”

    荀舫主五味杂陈,沉吟起身道:“诸君只顾说诗词,却不见这边来人,莫非都对高家‘颜如玉’不屑一顾?”

    同桌六人听言,各转头看来,才见高二姐、封三娘显身。

    “原来是二夫人到了,小生失礼。”

    李少卿最先见礼,与另外三友引荐这位狐仙大姐。

    高二明眸善睐,轻盈回礼,看过王刘二人,指问:“不知山君身旁这位贵客是……?”

    “此乃刘世才,是我在徐州结交的朋友……”

    王寅随即介绍刘彦给她。

    高二细细打量,发觉这临安书生的魂儿异于常人,清亮透彻,似有聪明在身。

    “公子是否修道?”

    “小生读书都不成事,哪有心力再去修道。”

    刘彦笑说回答。

    李少卿旁观,心道:“她也瞧出刘兄不寻常?既然他不修道,那必是君心聪明之人!不知山君何故隐瞒?”

    “三娘你们坐吧,诸君都是开明之士,不计较与女同席。”

    荀舫主适时插言。

    高二姐目光收回,挽手封三娘落座一旁的亭凳。

    “众君子不怪,妾身也不能失了礼数。”

    “我看此亭挂起一盏灯,不知是哪位公子所得?”

    她明眸扫视六人,以为这盏灯是刘彦所得,故作发问。

    六人相视,张子初说:“那盏灯非我们所得,乃品字头桌,吴兄的彩头。”

    高二转睛一笑:“此前九道诗题,你们都没作答吗?该不会怕与我家结亲,故意不答吧?”

    “姐姐哪里的话。”

    年龄最小的柳泰清道:“我等都有作诗,只怪文采不够,作的诗斗不过诸兄。听闻姐家三妹才貌双全,小弟有迎娶之意。”

    “泰清倒是直言不讳。”

    左右二兄欢笑。

    李少卿念头急转,扇指刘彦:“好像世才兄一题未答?”

    经他一提,另外三友这才想起来,纷纷点头附和。

    高二姐、封三娘齐看刘彦,互通神念,密语交谈。

    这时又听铜锣声响,诗会第十题揭开。

    灯笼照白纸,见题目上写着【山水】二字。

    主持高声道:“第十题为‘山水’,请诸君以题作诗,不限七言五言,限时一盏茶。”

    “山水为题……”

    话音一落,满场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