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青峰山

    靖王带着人马辗转来到山区。

    探子找来了当地的里长。他询问这里的地势和物产。里长从没见过这么多拿着刀枪剑戟的士兵,吓得簌簌发抖。

    人都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何况还是一群靠劫掠苟活的反贼。这要是这群人在此地驻扎下来,他们村子就全完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村子和族人,里长拼命祸水别引,说他们这里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年年都要有几个月的时间要挨饿,而离这里百十里外有一处大山,名唤青峰山,山高路险,易守难攻,树高林密,藏个几万人马在里头根本不是问题。山上还有个道观可以作为他们驻军的大本营。

    靖王爷听了老怀大悦,放走了那个里长就派人装作是善男信女向山上而来。

    此时的庄晓寒还在拼命打马回山的路上。

    靖王爷的人上山看了看,清虚观确实是不错,山高势陡,不说别的,单看那长长的窄窄的延伸入云的石梯就知道了,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是有人一路上看守着,还真的是很难攻得下来。

    唯一可惜的是道观有点小,只能作为大本营使用,容纳个二三十人的高级将官是没有问题的,剩下的大军就驻扎在山脚下。

    至于道观里的这几十个道士,要是识趣呢就自觉退出去将空间滕出来,要是不识趣呢那就别怪他们动手驱赶了。

    才区区几十个人而已,想要对抗他的三万大军,真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靖王派人去山上传话,观里的人都被这个巨大的噩耗给惊呆了。

    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大家都是安分守己的出家人,一门心思的清修,又没招谁惹谁,怎么现在竟然连自己安身立命的道观都待不了,要被集体赶走?

    这里可是他们的家啊!

    出了这道观,他们就成了丧家之犬,哪个道观能够收留下他们这三十多人的大部队?

    若是分散了,他们连门派都没了,怎么对得起当初辛苦开山立派的祖师爷?

    又有哪个教派会收留不同信奉的人?

    可是外头真的是靖王的大军,乌央乌央几万人马,他们几十个人怎么对抗得了?

    靖王爷给了他们三天的时间考虑。

    山上的人又惊又怕,乱作一团。

    关乎了每一个人的利益了,大家都很紧张,集中到了大殿里开会讨论。

    众人吵吵嚷嚷,分成了两派,一派说这明显的就是打不过,还不如收拾行李离开,避开他们的锋芒,等他们被朝廷的军队打败了再回来;

    另一派说决不接受投降,与其被别人赶走,不如奋起抗争,利用有利地形,阻挡他们上山,打死贼人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

    主持问道:“此等关于我道观生死存亡之事,我一人也无法决定,那就全体人等都来投票,赞成退守的人站在左边,赞成迎战的站在右边,现在开始选边!”

    人群呼啦啦就分成了两派,有的人想去左边,却被右边的人强行拉过去了,有的去了右边,想了想又偷偷溜回了左边。

    主持师父选择站在了左边。不是他没血性,而是他不能拿全观道友的生命来开玩笑。

    二师父五师父六师父选择站在了右边。

    人群选边完毕,赵师兄出来一数,左右两边均是十六人,刚好对等!

    这可怎么办?大家都发愁了。

    五师父站了出来:“我徒儿易知春还在外头没回来,全观就剩她还没表态了,要不,我们再等等?”

    三师父不乐意了:“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去?靖王才给了我们三天的时间,谁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赶回来?”

    大家正在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听得外头一阵马的嘶鸣,有弟子以为又是靖王的人来了,吓得胆战心惊,出去一看,却欢呼起来:“是易师妹回来了!是易师妹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