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几许

    这几天健康城里不仅民间都议论纷纷,连朝廷百官都心下疑惑。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靖王会突然叛出朝廷,有的说肯定是太子担心皇上会将皇位传给靖王,提前想要囚禁他,他不堪受辱才奋起反抗叛出了健康城的;

    有的说他是不满皇上要传位给太子,心里有气,所以要起兵反抗,自己来抢夺皇位;

    还有的说是其实皇上早就被太子害死了,死前没留下诏书说皇位到底传给谁,太子在监国,靖王肯定干不过太子啊,所以他要出城带兵回来替他父皇报仇;

    几天之间,不说民间就是朝堂也已经流传出了好几个版本的“靖王为什么要叛逃”的原因。

    皇宫里,内侍还在龙塌前伺候老皇帝吃药,老皇帝摇了摇头,推开药碗,长长叹了一口气:“外面怎么样了?”

    “回皇上,靖王一家已经出城了,王府里已经被查封了,大统领正在带人清点物品和人员。”

    “真是做贼的心虚,朕这还没死呢,他倒是心急等不及先跑了,这下好了,便宜他皇兄了!这个蠢货!”皇上破口大骂。

    这话内侍可不敢接,只得把头低低的埋下去。

    “估计外头都流言纷纷了吧,朕这是有多久没上朝了?”

    “回皇上,有小半年了吧。”

    “是很久了,朕也该露露脸,好敲打一下那些屁股坐歪了的人,要还是这么的骑墙,一会挪东一会挪西的,自己跌倒了可不怪别人没提醒他!”

    “皇上英明!”

    缠绵病榻快半年的老皇上终于来上朝了,惊吓了朝中一群心思浮动的大臣们,他们还真的以为是太子囚禁了老皇上,就为了一道传位圣旨。

    如今老皇上亲自上朝来了,流言不攻自破。

    谁知老皇上上朝了更猛,直接就在大殿上颁布诏书,说自己因为年老体弱,疾病缠身,无法打理朝政,太子年富力强,宽厚仁慈,打算将皇位禅位给太子!

    太子吓得当即就跪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直说自己才疏学浅,德薄能鲜,乞求他父皇收回成命!

    一连三天,朝堂上天天都上演这相同的一幕,而文武百官在韩太师的带领下,齐齐跪求太子屈从万物,顺应天意,择吉日接皇帝玺绶,行受终之礼,大白话就是说,别推辞了,给你就拿着吧!

    戏演够了,太子接下了圣旨、玉玺,皇上成了太上皇,众人欣慰,太子睁着一双浮肿的眼泡接受百官朝贺。

    云国和容国边境线不远的一处山脚下,靖王收到了健康城里传来的书信。

    信上说老皇帝已经禅位了,新皇准备继位,朝中正在准备皇上的禅让典礼呢。

    靖王呆若木鸡,手中的信纸也飘落了下去:太子玩的好一手计谋啊,先把他全家都接到宫里去,关在一起,啥也不说,还不让擅自行动。

    那期间他无意听到门外的两个小太监窃窃私语,说宫中都已经停药了,都已经不用给皇上煎药了,怎么把这么多皇子皇女弄到宫里来住着却又不让他们见皇上?

    另一个说这还不懂,皇上已经不在了,煎药给谁喝?东宫那位没拿到传位诏书,自己做了个假的,正在准备着登基事宜呢,因为害怕自己的兄弟姐妹会闹事,所以都给关了起来。

    那时候他就强烈要求要去看看父皇,太子却死活不让,兄弟两发生了争执,太子很生气,命人将他单独关押了起来,也不给他见他的妻儿。

    当天晚上,一个小内侍跑过来,拿了个靖王妃的发簪,说靖王妃旧疾发作已经快不行了开始吐血了。

    那时他就真急了。靖王妃是他的软肋,他不可能对自己的妻儿也不闻不问。他大吵大闹,逼得太子没办法只得放行,可是也只让他在院子外头站着就是不让他进去。

    他在门外看到有宫女将大盆大盆的血水往外端,没空多想就一头冲了进去,谁知他还没见到自己的王妃,房间外头却来了更多的禁军,把他给捆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