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改革

 比如,削弱和分化了兵,礼,吏,工,户,刑六部的相当一部分职能。

 增设设立了军,医,农,学,商,五部。

 建立了军事研究院,医学研究院,农业研究院,海洋研究院,马政研究院等十几个研究类衙门。

 而且,众人还研究发布了全民教育的命令。

 勒令各级衙门必须严格执行。

 取缔私塾,各地以村为单位,只要满一千人的村子,由当地衙门牵头,办国立初级学堂。

 若该村人少,则临近数村联合,或去临近大村。

 所有年满六岁的孩童,不管男女,一律进小学堂免费上学五年。

 教授包括文,数,礼,信,兵,武,艺,等多门课程。

 若有村民私自不让孩童上学,一进发现,当即重罚!

 同时,以县为单位,办国立中等学堂,学满初级学堂五年者,进入中级学堂。

 学科增加,也略微高深与不同,但同样是强制行,百姓必须执行,否则重罚!

 中级学堂五年后,学生结束强制入学。

 但可根据个人意愿,进入以州为单位建立的高级学堂,学习两年。

 在高级学堂学习,需要缴纳少量的费用,由朝廷收取。

 但教授的课程更加高深,种类也更加繁多,学子也可单选一门进行精研。

 高级学堂毕业后,学子可以选择毕业考试。

 成绩优异者,在个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最后进入朝廷任职。

 当然,有单项能力突出者,各大衙门可以向朝廷提出申请,说明情况,进行特招。

 如此一来,既提升了全民素质,又增加了国家人才的进入。

 民生改革完了,下一步就是配套的军事。

 南海国实行的军制主要是军户制。

 这种制度,能让国家在维持大量部队规模的前提下,节省大量银钱开销。

 在国家刚刚建立时,由于官吏多清廉,各地又时有战事,军户制非常合适。

 部队闲事为农,战时为兵,虽然其社会地位低下,但战斗力也还说得过去。

 历史上的屯田制,还有大明卫所制,大唐的府兵制,本质上就是军户制的一种。

 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省钱。

 大明洪武太祖皇帝曾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在当时那个国情下,可谓是一种极为合适的军事制度。

 但是,这种制度也有短板,并不适合长久实行。

 首先,随着国家太平无战事,长久以往,各地方难免会有腐败。

 各军户被上司压迫,压榨,奴役,克扣,吃空饷之事屡见不鲜。

 有的甚至出现的军户逃亡的现象。

 由于平时务农,军事训练相对较少,兵员素质也逐渐堪忧。

 像是大明后期与建奴作战,说是能出两百万,其实都是瞒报吃空饷的。

 实际上可能连一百万都抽不出来。

 而且战斗力相当拉胯,只能勉强打打顺风仗,更别说什么精锐。

 当年大唐的府兵制,本质上也是军户制度的一种。

 名字拉风,战斗力彪悍的大唐南衙十六卫,北衙六军。

 到最后也是因为国家逐渐腐败,慢慢的走向凋零直至毁灭。

 而且,军户制度打一打那种规模小,时间短的小仗,还能勉强应付。

 一旦战事频繁,规模巨大,伤亡惨烈,各个军户损失太甚,军队就会得不到补充。

 各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部队的体量,就要想办法强行留住这些军户。

 老百姓一旦入了军户,就很难脱离,一般都是死绝了才除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