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心思

 正要再说什么,却被老皇帝伸手打断。

 只见他颤巍巍朝着云鹤问道:“那个...云丞相啊。”

 “你不是跟寡人说,万无一失嘛?怎会败的如此之快?”

 “回禀陛下!”云鹤此时也有事摸不着头脑:“臣也在追查原因。”

 “本来咱们的计划绝对是万无一失,而且咱们八万精锐,不可能在一日之内就全败啊。”

 “微臣,正在查...正在查...”

 “嗯...”老皇帝深深的叹了口气:“既然如此,丞相还要尽快啊,寡人也好与百官一个交代。”

 “好了,寡人乏了,无事便退朝吧。”

 说完,在一旁贴身太监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离开了大殿。

 见此,众官员也只好躬身行礼,纷纷下了朝。

 国舅齐信儒夹在众官员之中,一边向外走着,一边与其他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

 毕竟如此大败,可不是件小事。

 如今的大燕,也是强敌环绕,北面有北原王庭虎视眈眈,西面则是老牌强过大夏。

 这次如此一战,又把南边的这个小邻居给彻底得罪了。

 虽说这大燕与大夏是盟约兄弟,多年来一直是相安无事。

 但明白人都明白,这也是要在双方实力接近的前提下。

 此次一战,大燕战死负伤加上被俘,接近八万人,南部水师的战舰更是损失殆尽。

 整个大燕南部沿海,防守一下子就变得空虚无比。

 大燕和大夏的实力天平也会随之倾斜,保不准真的会忽然咬自己一口。

 目前整个大燕,全国之兵约有五十万左右。

 但由于大燕是个有漫长海岸线的沿海国家,所以这五十万里,有一半是水师部队。

 真正能打陆战的二十五万部队,十二万集中在大燕的北侧防备北原人。

 八万在西侧,防卫着大夏。

 由于和大夏是盟国,这所谓防御也都是做做样子,这八万人并不是精锐,驻扎的也比较零散。

 剩下的五万,驻守在南面,算是防御南海国。

 此次一战损失的八万人里,就有这五万陆军。

 也就是说,大燕短时间里,在南面根本调集不到任何一支成建制的陆军部队,这可是非常危险的。

 好在大燕还有二十几万水师,迅速调集个五六万,把南边的口子堵起来还是可行的。

 可问题在于,大燕海岸线漫长,二十几万水师都是零散分布,集结起来是需要时间的。

 若是这时候,大夏或是南海突然来攻,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还需要尽快想个法子才行。

 齐信儒忧心忡忡的向外走着,心中正想着,是不是召集几位同僚去家中商讨一番。

 身后却忽然被人拍了拍肩膀:“国舅稍待,皇后娘娘有懿旨。”

 齐信儒闻声转头,竟是自己姐姐,齐皇后的贴身太监周公公。

 “哦?原来是周公公,不知娘娘有何吩咐?”齐信儒赶忙行礼。

 那周公公左右看看,不动声色的凑过来小声道:“皇上请您去朝阳正院用晚膳。”

 “哦...”齐信儒一愣,原来是皇上的意思,赶忙答应着。

 两人一前一后,向着后宫处而去。

 此时的朝阳正院里,正坐着两个人,分别是年近古稀的老皇帝,年过花甲的皇后齐氏。

 桌子之上,摆着不多的饭菜,看得出来,两人过的很节俭。

 只见此时的齐皇后,正一脸的愁容,老皇帝在一旁轻声的安慰着。

 自己却也时不常叹息一口。

 功夫不大一会儿,堂外脚步声音,齐信儒在周公公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