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厚德。

    提到徐庶,刘备也是一愣,心中突生悲伤之情,负手走到窗边,遥望天边月色,目中流出难过。

    诸葛亮心中见此,已然知晓刘备心中所想,没有故意逼迫,只是站立在身后,看着刘备。

    此时刘备心中,早已倍感交集,不由得哀叹惋惜道。

    “先前我于豫州之时,手下不过三万余人,又被杨辰所逼迫,逃难与豫州。”

    “当时杨辰北顾,袁术西征,我与云长翼德两人相与步于新野,心中已然不知如何是好。”

    “若非是元直当时出手相助,与我帐下,只怕早已无可奈何。”

    刘备言说片刻,又是叹息一声。

    “当时,杨辰大军刚刚大破曹军,斩首曹操,兵力疲惫,而袁术又吞并扬州,同时西征五万兵马。”

    “元直计谋经天纬地,先败袁术五万大军于新野,又败袁术十万大军与郊外,更是屯兵纳粮,才有了底气。”

    “可不出几日,那杨辰便见我式微,亲率七万大军而来,言说要与我共同抗击袁术,若非元直在,只怕那杨辰大军,便要将我兄弟三人斩杀于此!”

    “元直用计,方能化险为夷,又破那杨辰士卒,却被杨辰奸人所害,临终之时,尚且百般叮嘱我,如此,我又怎能!”

    刘备难过至极,重重叹息一声,回身坐于桌案之前,大叹不已。

    而后便又言道:“元直与我情谊,我此生难以忘却,可军师,那刘表是我表兄弟,前后便均是情谊。”

    “你今日让我取了荆州,我又如何能够,唉。”

    诸葛亮听闻,心中叹息一声,心想元直可曾遇到如此情况。

    他跟随刘备不久,尚未知晓刘备心中性情,也捉摸不定,只是今日听此一言,哀叹万分,亦赞叹不已。

    哀叹的是刘备优柔寡断,虽有野心,却心中过于善良。

    可这天下,非是有野心者便可以得之,若是不能决事果断,又如何能够夺取天下?

    赞叹的是,即使身临险境,这刘备也以情谊为重,以仁义为先。

    纵然是此时杨辰大军不知何时便会攻打过来,刘备也宁可身犯险境,也不愿意夺取兄弟之情。

    此等情谊,诸葛亮也不能够轻易悖逆改变。

    不过诸葛亮何等人也?对人心度量虽说不多,却也能够凭借智谋顶上一二,不出须臾,便已然有了计策。

    只见诸葛亮听闻刘备此番言语,不由得再三叹息。

    刘备心中本就难过,又听到诸葛亮此番叹息,悲伤更甚,开口问道。

    “军师屡屡叹息,可也是想起了元直?”

    诸葛亮连连摆手,拂袖叹息道。

    “非是想起了元直,只是叹息主公身正不斜,厚德载物,可那杨辰却屡屡致主公为险境,非要斩杀主公,此中亮心中难过。”

    诸葛亮又抱拳言道:“亮突有一计,不知主公可曾愿听?”

    刘备一听,连忙问道:“军师可尽情言语,不用担忧。”

    诸葛亮听到这话,还是不说,只是自顾叹息道:“唉,只怕亮之所言,主公绝无可能答应。”

    刘备心中疑惑,面上不改,做洗耳恭听,言道:“军师可知无不言,我绝不生气。”

    诸葛亮抱拳叹息道:“主公,现如今那杨辰身为并州刺史,为匡扶汉室,收复土地,主公心中仁厚,若是能够自愿降服,投身杨辰帐下,定然可以gāo • guān 加爵,而后向那杨辰讨要兵马,率领大军收复汉室土地,如何?”

    刘备一听,腾然起身,勃然大怒道:“你何出此言!”

    刘备遥指天边,怒道:“那杨辰挟天子以令诸侯,吞并天下,号令百官,已然想要坐那帝王之位,我便是因此才揭竿而起,召集天下英雄,讨伐杨辰。”

    “若非如此,我也不会被杨辰逼得无路可走,可现如今我已损失数万兵马,损兵折将,你却要我降了那杨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