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姐姐为唯一

    晟武八年四月初三,重华皇后崩,晟武帝大悲,辍朝十日。

    十天后,他推开了关雎宫的大门,关雎宫是他继位以后给重华特意修建的,取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之意。

    她是他的窈窕淑女,也是他好求了多年,眼看着刚有点情意的女子。

    他头发凌乱,胡茬满脸,衣衫更是多日未换的潦草。眼神空洞,整个人仿佛丢了神一样机械又麻木。

    「陛下!」早年伤了身子,无奈只能入宫作为一个左应监伺候晟武帝的柴九,看着他这幅模样,难掩悲伤。

    「陛下!」他领着怀里抱着衍文帝的嬷嬷再度开口唤他。

    「啊…呀~唔—」嬷嬷怀里的衍文帝适合的发出了两声咿呀。这两句咿呀声把晟武帝的魂召回来了一半,他侧目看了眼他,「怎么把淮儿也带来了。」声音喑哑,很是嘶哑。

    柴九更心疼了,他抹了下泛着水意的眼睛,道,「娘娘仙逝,老奴与陛下一样难过,可陛下再难过,也不能再辍朝,只窝在娘娘的关雎宫里了,陛下就是不为着自己想想,也要为故去的娘娘再考虑一二啊!

    娘娘仁德贤慈,在世时,满国上下谁人不说娘娘一个好,没道理,她这去了却要因为陛下而遭人非议。」柴九明白,要想劝晟武帝重新振作临朝,光劝他放下不够,更多的还是要从重华皇后那入手。

    他是蛮人出生,一惯爱破罐子破摔,那些人议他论他,他浑不在乎,唯有重华,皎洁如明月,不可有半点不好。

    终于,在重华皇后死后的第十三天后,晟武帝重临了勤政殿。

    这一重临便是大不相同,他勤勉善听,仁德有心,在殿里往往一待就是一天。

    自己个儿都废寝忘食,就更不要提照顾才出去的衍文帝了。已过八岁生辰的苏江太子知礼知数的跟他求道,「母后仙逝,父王又耽于朝政脱不开身,儿臣虽弱,却也知二弟与自己是同胞亲血,儿臣愿为父王分忧,想接二弟于太子府一并生活。还望父王恩准。」

    正被朝堂上那些拿衍文帝照看说事,逼着他纳妃娶妻的晟武帝,看着不远处,那个已被司命延了二十年寿,暂且无恙,又身脊挺拔的大儿子苏江,满意的说了个,「准!」

    自那以后,衍文帝苏淮就被其兄长苏江太子给接到了东宫太子府中,这一待就是十年。

    十年后,晟武帝为年过十八的苏江太子择了陆太师陆宽的长女陆清姿为妻。

    清姿婉幽,宜室宜家,定亲之前陆清姿虽从未见过苏江太子,但定亲之后却经由苏淮的手得了好些苏江给她寻来的礼物。其中不乏她喜好书法典籍。

    冬日里,梅花独开,她手执典籍端坐在窗前,笑盈盈的拿起桌上细笔,写了一行,「昔有关雎,尤盼蒹葭」。虽是父亲亲求,王上赐婚,虽然她克己复礼,是安阳城里,闺阁女子人人效仿的典范。

    但她如今,也不过刚及笄,青春慕艾,在见过了晟武帝为重华皇后空置后宫的举动后,也会忍不住的想期盼下自己未来的郎婿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

    塞到信封里,又用油灯封口,等一切都弄好后,她才走出屋内,交托给守在院外,等候侍女推门而出的苏淮手中。

    苏淮得了陆清姿的信,笑的眉眼弯弯,一口一个「好姐姐」的哄着她屋里的侍女,直把她们哄得脸红面涩后,才道,「不知嫂嫂可有信物能赠与兄长?」

    那侍女摇了摇头,「暂无。」

    「那姐姐能不能帮着再去问问?」他受托于苏江,所以问的有点急迫。

    侍女见他目光澄澈,又是王朝殿下便点了点头,说,「劳殿下在这再等会儿,婢子这就去问问。」

    苏淮喜笑颜开,「不急不急,春日风大,姐姐慢点。」

    涘苑中,又见青红急匆匆从苑外赶进来的陆娥姿,不解的问道,「你怎么又来了?姐姐不是叫你去给那个什么二殿下送信了吗?这么快就送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