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什么烛?墓主都跑了

    这么胆小,也不知她怎么爱上了考古这一行。

    陈教授感慨道:“真是不可思议,想不到一具千年的古尸,竟然还能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

    郝爱国叹了一声:“是啊,此行,让我们见识到了太多违背常理之事。

    小楚,这些你不要记录,包括这具尸首。”

    楚健一脸惊讶:“啊?老师,为什么不能记录?”

    “这些,要不是你亲眼所见,你信不?”

    楚健想了想,摇头:“不信……”

    “这就对了,连你都不信,还指望领导们相信?所以,这些个怪事,报告里一个字都不许提。”

    楚健明悟地点了点头:“明白了老师。”

    不久后,一行人通过吊绳,从墓顶的破洞一个接一个下到了主墓室。

    经过陈教授等人的细细勘察,从墓室的壁画中大致弄清了墓主的身份。

    此人的确有着中原血统,不仅擅长占星之术,对中原的风水玄学也很感兴趣,曾去中原游历多年。

    石棺中的陪葬品,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些东西对胖子来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主要是这货不识货。

    但对陈教授一行人来说,却如挖掘了一个大宝藏。

    “归藏,竟然是早已失传的归藏……”

    陈教授研究了一会铺开的羊皮卷,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了调。

    《周礼·春官·大卜》有载: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连山》、《归藏》、《周易》三本奇书合称《易经》。

    只不过,因为《连山》、《归藏》已经失传,仅《周易》流传于世,故而不少人也将《周易》称作《易经》。

    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连山》、《归藏》并未失传,只是被后人改了名,改成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

    陈教授现在所看到的,是用古汉字誊写的《归藏》,虽无法确定是否完整。

    “爱国,你来看,这种字体,应该是西汉早期的古隶风格。

    也就是说,这应该是西汉初期有人抄录下来的,应该是归藏较早的版本……”

    古隶,其实是隶书体。

    它源于秦时的篆体字,化繁为简,化圆为方,成为一种新的字体。

    西汉早期,隶书体尚处于演变阶段,故而后世将这段时期的隶书体称为古隶。

    直至西汉晚期,隶书终于完成了转变,发展为带波挑、波磔、结体呈横势扁方的形态,也称汉隶。

    作为考古学家,掌握历代字体的风格乃是基本要素。

    这样,有利于判断出土文化的年代。

    “归藏?”

    听到这个字眼,胡八一、许长安也不约而同眼神晶亮,围上前去细细观摩。

    “老胡,归藏是啥玩意儿?值钱不?”

    胖子也来凑热闹,冲着胡八一小声问了一句。

    但郝爱国还是听见了,回了一句:“这东西不能以价值衡量,是无价之宝!”

    一听此话,胖子恨不得自扇一个耳光。

    本以为就是几卷破羊皮,结果却是无价宝?

    看来金爷说的对,以后真得多学一点古玩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