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伏牛书院

    在秦风的主持下,伏牛书院很快就开办起来了。

    他亲自担任山长,经学大家管宁有一个弟子叫王辛在南阳隐居,秦风就任命王辛担任伏牛书院的副山长,负责书院的日常管理事宜。

    王辛跟他的老师一样,因为乱世到来而不愿意为官,秦风请他负责书院事宜, 他倒是不排斥,欣然接受。

    伏牛书院由一些落魄世家的学者和寒门学子担任先生,学院中的主要授课任务就是由这些人负责,而太守府的官员杨弘、阎象、徐庶、贾诩等人都每隔五天就去教授几堂课,陈群和赵俨也成了伏牛书院的常驻教授。

    伏牛书院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寒门子弟和平民家庭子弟,还有相当一部分因战乱失去亲人的孤儿,学生之中甚至还有女子!

    为此,书院还专门建设女子宿舍以供她们居住, 上课时, 她们与男子一同接受教授或先生们的教导。

    伏牛书院让女子进学之事可谓是开了先河,此前其他书院从未允许女子进入书院学习知识学问,就算是皇室、公卿和世家豪门之女都是只能在家中接受教育。

    小乔听说书院之中有女子求学时,她还跟秦风说想在书院设立医科,向那些学子传授医术。

    秦风听了不由好笑,“你传授医术?你都是一个半吊子,还想传授她们?别误人子弟好不好,把你老师华佗请过来还差不多!”

    没想到小乔还真派人去寻找华佗,想请他来伏牛书院向学子们传授医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伏牛书院的事情不是小事,秦风为此事花费了很多精力,不止是修葺书院和其他房舍, 供书院学子们生活所需、教授和先生们的薪酬、学院日常办公的花费, 这些都是需要财力支持。

    还要为书院寻找足够的古书典籍,为此,他跑遍了南阳各地世家、豪强以及皇亲国戚, 向他们借来家中藏书,让书院教授和先生们誊抄、校正。

    夏收结束之后, 南阳各地迎来了一波大丰收,秦风立即派人去各项收缴赋税,特别是南部那些被荆州刘表任命的官员治理的县,既然他们不主动上缴赋税,他就派人去收。

    对于还没有把赋税收上来的县,被派去的人就在那里督促赋税的征收,征收上来就立即拉走。

    这样一来,那些官员就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了,此前他们为了能做官不知道找了多少门路,好不容易才治理一方,没想到现在一点油水也捞不到,此前花出去找门路的钱财还没有回本呢!

    这样一来,这些官员见没有好处,这官也做得没意思了,弄不好还会吊脑袋,纷纷挂印而去。

    秦风求之不得,当即委派人员接替,造成事实上的占领, 这可把刘表气得不轻,可暂时又无可奈何, 江东那边虎视眈眈,经常发生一点摩擦,荆州的精力都用在江东那边了,暂时还腾不出手来对付秦风,只能暂时隐忍。

    七月初一,伏牛书院正式开学,举行开学典礼。

    在书院的操场上,秦风作为山长给学子们和教授先生们致开幕词。

    “在场的学子们,既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门、平民子弟,来自各个阶层,我以为这是好的,学问不能一直被士族所掌握和独占,长久以往,学问得不到发展,知识无法创新,朝廷官吏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日久必出问题!”

    “看看如今的朝廷,局势为何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仅仅是黄巾之乱造成的吗?又仅仅只是董卓乱政造成的吗?”

    “百姓们为何造反,酿成黄巾之乱的大祸?那是因为他们吃不饱饭,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就算没有张角,也会有李角、王角、陈角来带领百姓们造反!”

    “百姓们为何吃不饱?绝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土地被世家、地主豪强兼并了,他们生活没有了来源,他们不造反就得活活饿死,我不想饿死,所以我也造反,为了活命,没有对错可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