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

    太守府,大堂。

    墙壁上挂壁灯上都点亮着油灯,谋士文官们一边闲聊一边饮酒。

    杨弘、阎象、徐庶等人都是谈笑风声,秦风坐在主位上时不时挑起一个个话题,只有贾诩闷闷不乐,只因他的身份有些尴尬。

    杨弘和阎象虽然也是被俘虏的,但他们早已投降并且在主观意愿上已经认了秦风为主, 忠心不二,贾诩的情况又不同,他现在既没有表示投降秦风为其效忠,而秦风也没有表示要招揽接纳他的意思。

    贾诩自认为才智在当今天下虽然算不上数一数二,但绝对能排前几名,就凭这几次为秦风出谋划策大败曹操,秦风应该主动招揽他才对, 可是秦风却偏偏没有, 是忘记了,还是故意为之?

    与普通的俘虏相比,贾诩的待遇无疑要好上许多,但他既不是秦风麾下的官员,也不是一个自由人,而且他每时每刻身边还跟着几个身经百战的甲士,说到底,他的身份还是一个俘虏,只不过是一个不一般的俘虏,是一个可以参加军事会议,而且还必须要出谋划的俘虏,要不然,秦风可不会给他什么好果子吃。

    “主公,主公,喜事, 喜事啊!”人还没到,阎象的声音就从外面传了进来。

    秦风见阎象走进来,笑着招呼:“莫急莫急, 吾已命人为你备下一席,吃一杯酒再说不迟!”

    “多谢主公!”

    阎象行礼后来到一张空席跪坐,饮下一杯酒,就对秦风和众人说:“主公,刘备已同意出兵汝南,只是具体细节还需要双方一起商议!”

    秦风很高兴,拿起酒杯对阎象说:“阎先生出马果然是马到功成,来,再饮一杯,诸位共饮!”

    众人一起喝了一杯,秦风又对阎象说:“阎先生,与刘备商议之事,还得先生继续跟进此事,他是否有说在何处商议?”

    阎象说道:“刘备提了一下,说请主公派人去穰县进行详细商议,他将派出幕僚负责此事!”

    杨弘起身对秦风拱手说:“主公,刘备帐下谋士以简雍、孙乾和糜竺为主,应当是他们三人之一,或者都参与此事!”

    秦风点点头,对阎象说:“既然如此, 就请阎先生跟刘备去一趟穰县,尽快约定出兵的时间以及双方如何配合、支援,粮草军械如何交付等等事宜!”

    “诺!”阎象答应。

    秦风又问其他谋士:“诸位可还有补充?”

    几个谋士都没有出声,看来是都没有要补充的。

    秦风却看向贾诩,“文和先生,你难道就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贾诩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站了起来,行礼说道:“将军,若是先派人联络袁绍,让他先出兵吸引曹军注意力,把曹军调去河北,刘备这边再出兵,或许会更好一些!”

    秦风想了想,贾诩这么建议有好处,刘备出兵之后,因为曹操的兵力都调去了北方,短时间之内不能回调,刘备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攻略汝南,筹备粮草物资,招兵买马,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

    “文和先生,袁绍军中四处漏风,若是让袁绍先出兵,只怕袁绍那边会有人走漏消息,曹操如果提前得到消息得知袁绍只是故弄玄虚,只怕会将计就计,我们此次行动会功亏一篑吧?”

    贾诩说道:“将军,曹操若是对袁绍的出兵不重视,或者只用少量兵力固守北方,可让袁绍假戏真做,还能顺带揪出他身边的内鬼,只是此事机密,被派去之人只可对袁绍一人而言,且不能把将军全盘谋划都告诉袁绍,若是他知道将军的全盘谋划就不会太愿意配合了!”

    秦风一听也觉得不能告诉袁绍全部计划,只能告诉他一部分,因为袁绍本身就对刘备有很大的成见,如果让他知道这次的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把刘备弄到汝南去,只怕会节外生枝。

    秦风很佩服小乔想出的这一招布局,把刘备再弄到汝南去,不仅化解了曹操和刘表的阴谋,也同时避免他和刘备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摩擦和交战,而且刘备到了汝南之后,就撇开了刘表这个老蔫儿,曹操实际上就处在四面楚歌的境地,天下间几个最有实力,而且对曹操都心怀敌意的诸侯把他包围在中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