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省六部

    “陛下,这要看朝廷想要怎么改革了,要是不想有那么大的波动,那就对现在各个衙门的一些具体职责进行梳理和明确,这样子也能提高大家的办事效率。

    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一种方案,时间长了,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要再进一步,那就需要调整政务处理的流程,改变中央、道、州县各级别的一些管理方法。”

    马周自然也不会傻傻的把所有的想法随便说出来。

    改革是一定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的。

    虽然马周不怕得罪人,但是做官不是那么做的。

    “你们几个尚书好好的商量一下,如果朝廷要全方面的梳理改革现在的政治体制,怎么改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大唐发展的影响,也能让大家更加容易接受。同时还不会带给社会太大的冲击。”

    改革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

    李承宗准备先把风声放出去,收集各方面的意见。

    然后他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最终落实下去。

    ……

    机构改革是一个很敏感的事情。

    特别是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更是牵扯了许多人的心。

    朝廷到底是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位置,还是要削减一大堆的位置,这都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太上皇,我大唐立国才十几年,现在就要开始进行改革了,会不会有点太着急了?”

    萧瑀这几年虽然已经不在位了,但是萧家这些年却是发展很快。

    不管是造船作坊还是其他的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方面,他们肯定是不希望看到机构有太大的变化的。

    因为他不确定变化之后对自己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郎只是让大家讨论一下现在的机构的利弊,看看有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

    现在并没有说就要怎么样去改。”

    李渊现在不是很想掺和政事了,所以随便找了个理由敷衍过去。

    萧瑀是他的老臣,曾经的宰相,找到了自己,自己完全不搭理的话,似乎也不好。

    “太上皇,虽然现在只是各个衙门在讨论,但是六部那边我听说都已经在行动起来了。

    据说朝廷有意彻底的改革三省六部制度,今后六部直接向陛下负责,陛下在宫中成立一个内阁,负责协助处理政务。

    这种体制是前所未有的啊。”

    萧瑀今天过来找李渊,自然也是做了一些准备的。

    要不然随便听到一点消息就跑过来,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机构来适应国家的发展。如果大郎觉得三省六部制度真的不适合大唐了,那么改革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李渊沉默了一会,再一次的表达了自己不想管事的意思。

    萧瑀倒也不蠢,看到这里,就知道自己再说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他也不是单纯的反对改革,只是害怕改革之后自己家族的利益会受到影响而已。

    “陛下,今年我大唐进行了三场战争,其中西域的作战现在才刚刚开始,还不知道后面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这个时候,我们更加需要的是稳定,哪怕是有需要对机构进行一些改革,微臣觉得也都是可以缓一缓的。

    等到局面彻底的稳定下来再推进也不迟。”

    实在不行,萧瑀就觉得缓兵之计也是可以考虑的。

    “《大唐报》上现在关于改革的文章也很多,你也可以在上面发表一下你的观点。

    大郎不是固步自封的人,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跟他反馈。”

    萧瑀:……

    ……

    “苏我使臣,如今我们国内已经全面模彷大唐的政体进行了改革,各个地方的改革也都差不多快要完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