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用兵

    虽然李承宗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是郑观音却是觉得接受起来有点困难。

    “那是自然!阿娘,您什么时候看过朕打没有准备的仗?”

    “可是哪怕是顺利的把吐蕃国给征服了,我们想要统治这片荒无人烟的区域,也是很困难的。”

    郑观音又提到了另外的一个困难。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的疆域没有非常大幅度的进一步扩张,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四周的领土有点没有价值。

    至少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阿娘您说的问题,固然是存在的。不过,通过推进道教和佛教在高原上的传播,再通过商业和移民手段的配合。

    另外再让捕奴队好好的活动一番,吐蕃国的统治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

    除此之外,通过吐蕃国,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进入到天竺。

    跟吐蕃国不同,天竺的价值可就高很多了。

    不管是发展商业贸易,还是进一步的占领天竺的领土,都是值得期待的。”

    李承宗这么一说,郑观音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想到大唐西域还有不少的番邦属国,她心中仍然有不少的担忧。

    “大郎,南诏国你已经安排薛万彻出兵了,吐蕃国你也让冯立去对付他们。

    我听说你也准备在西域用兵,要在西域设立西域道?”

    中原王朝对于西域的征服行动,那是持续了上千年的事情。

    来来回回的,有成功的时候,也有失败的时候。

    西域的情况很复杂,这基本上是大家公认的。

    “阿娘,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西域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对于征服西域,朝中上下的目标是一致的。

    以前,也存在西域征服之后统治困难的问题,很多百姓不愿意去西域。

    其实大家对于西域的认知也是非常贵乏的。

    通过渭水书院的研究,西域的有些地方,其实水土非常的肥沃,很是适合种植一些农作物。

    像是棉花,如今每年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占据了大量的耕地。

    而西域有些地方是非常适合种植棉花的,朕准备将来在西域大规模的推广棉花的种植。

    除此之外,西域还有一些水果也是长得非常好,如今长安城里头已经开始出现了水果罐头。

    这个产业在西域也是非常有前途的。

    将来大唐的铁路能够一直修建到肃州,然后再在肃州修建水泥道路进入到西域,朝廷对于西域的掌控能力,必定是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局面之中。”

    既然说开了,李承宗就准备好好的跟郑观音聊一聊。

    省的她总是担心。

    接下来,母子两个就相关的问题聊了一下午。

    郑观音心中的疑问也总算是释放了不少。

    ……

    “近卫君,大唐如今四处用兵,你觉得我们倭国有没有可能借着这个机会,减少大唐对我们的影响力?”

    这几年,由于大量的大唐商家出现在倭国。

    如今难波津那边已经有超过一万人唐人长期生活在那边。

    有些是直接在当地组织船队捕鱼,有些是在当地贩卖大唐的商品,有些是在当地收购倭国的土特产。

    更有一些直接就去到当地,做当地唐人和倭国人的衣食住行的生意。

    一些大的商队,都是有自己的护卫力量的。

    虽然大唐官方没有直接出面,但是情报调查局却是把一些商队组织了起来。

    在难波津那边有将近一千人的武装护卫是随时都可以听命行事的。

    这些情况,倭国人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大唐那么强大,唐人在倭国又还算是守规矩,他们就算是有意见,也不敢轻易的提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