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血液

    所以心情肯定是非常喜悦的。

    哪怕他的肤色已经被晒黑了,他也无所谓。

    “玉米?就是那三种被陛下称作亩产千斤的粮食之一的玉米吗?”

    “没错,就是那个玉米!虽然是不是有亩产千斤,还需要论证。

    但是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那那个橡胶是什么东西呢?也是能吃的吗?”

    “不,橡胶不能吃,但是如果你之前有关注《渭水周刊》,就知道我们大唐现在非常缺少一种能够制作高性能密封件的零件。

    而橡胶就是这么一种东西,是结合渭水书院的需求,我们去美洲寻找的。

    这一次我们直接带回来大量的橡胶,还有一批橡胶树的种子和幼苗,将来有望在崖州等地种植橡胶……”

    诸葛布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顿。

    不过《大唐报》的写手似乎对于橡胶不是很感兴趣。

    反倒是接着问起了南瓜和花生。

    因为他听说过这个东西。

    “那南瓜也是跟陛下说的那样,亩产很高,可以当菜吃,也可以当饭吃吗?”

    “差不多,一个南瓜比人头都还要大,产量应该不会低。”

    诸葛布说话的声音像是雷声一样。

    往常的时候,大家对于这种大嗓门的人是有一种偏见,不大喜欢的。

    但是现在的渭水码头,却是没有一个人对诸葛布的大嗓门有意见。

    “大哥,这个诸葛布还真的带回来了好多新玩意啊。”

    尹阿兔的心情有点激动了。

    一大早他们就起床过来凑热闹,连造反都只是喝了一碗白粥。

    如今正是饥肠辘辘的时候呢。

    不过听到诸葛布大嗓门里头透露出来的消息,他立马就不饿了。

    “那个玉米既然是跟土豆和地瓜相提并论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肯定是不可能弄到种子的。

    但是一旦渭水书院农学院要开始推广,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除此之外,其他的几个东西,我觉得是值得去搞一搞。

    具体的情况我们等会找几个水手再详细了解一下,看看能不能搞清楚一点。”

    虽然尹阿鼠为人非常的小气,但是倒也不是一丁点眼光都没有。

    毕竟在长安城里头混了那么久,也认识了不少人,眼光多少也是有点长进的。

    “除了玉米之外,刚刚布还说了橡胶、南瓜和花生,你觉得哪一个比较有搞头呢?”

    “我现在也说不准,但是感觉橡胶这个东西,似乎有点特别。

    假如真的可以满足许多密封零件的要求的话,那么绝对大有可为。

    你要是关注《大唐报》和《渭水周刊》就知道,现在的蒸汽机研究进入到了一个瓶颈阶段。

    因为密封性能不满足设计要求,蒸汽机的效果也不是非常的理想。

    在一些作坊中使用是可以的,但是铁路上使用的火车,却是差了一些。

    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不得不说,《大唐报》和《渭水周刊》这两个东西还是给大唐的许多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拓展自己视野的机会。

    许多大家以前一辈子都听不到的消息,在这里都能找到。

    许多大家从来不会去多想的道理,在这里也能看到。

    这对于大唐民智的发展来说,显然是很有好处的。

    “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想办法行动啊。”

    ……

    河东王李承德是渭水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的负责人。

    最近一年,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泡在了研究所里头。

    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已经在修建了。

    甚至如果有需要的话,都可以先试运行其中的一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