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欣的发现

    这个影响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佳人嫂子,怎么样?我没有骗你们吧?这个显微镜可以看到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这么一来,许多疾病就能通过另外的一种逻辑来解释了。

    比如伤口感染,是不是因为伤口上有许多我们眼睛没有办法直接看到的细菌滋生的原因呢?

    比如各种疾病,是不是也是因为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细菌的影响呢?

    我觉得京师大学堂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好好的投入人员和物资研究一下,然后将医学作为我们的重点发展方向。

    假以时日,京师大学堂有希望成为我们大唐乃至整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医学学府。”

    李婉欣是一个女子。

    虽然她之前也经常在渭水书院里头听课,但是一直都不是渭水书院的正式学员。

    毕竟渭水书院还没有正式的开始招募女学员。

    哪怕李婉欣是大唐长公主,也很难让大家破例。

    但是京师大学堂就不一样了。

    它的成立目的跟渭水书院是不一样的。

    到目前为止,整个京师大学堂的学员全部都是女子。

    可以说这是大唐第一座女子学院。

    这么一来,李婉欣自然也就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京师大学堂。

    “婉欣说的很有道理,医学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方向。

    陛下非常重视大唐的人口增长,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的婴儿的夭折率一直都是比较高的。

    人均的寿命也不是很高。

    通过医学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两方面的问题。

    这也算是间接的为提高大唐的人口数量做了贡献。

    再说了,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京师大学堂如果在医学上能够做出一些大的突破,那么肯定有机会迎来很多的支持。”

    郑宁颖也是非常支持京师大学堂发展医学技术的。

    她们都是各个家族的嫡女,从小接受的教育跟一般人有所不同。

    可以说她们的眼光比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要看的远的。

    “显微镜是皇兄提出来的,他对于如何运用显微镜肯定也会有一些想法。

    等会我再去找一下皇兄,让他给我们指点一下方向。

    这么一来,京师大学堂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了。”

    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李婉欣的心情也很是不错。

    不过,单纯的科学研究是很难出成果的,需要时间的积累。

    可是李婉欣并不想等太多的时间。

    这个时候,找李承宗请教一些方向,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这个主意不错,陛下要是愿意指导,那就最好不过了。

    婉欣,你要是能够把陛下请过来就再好不过了。”

    王佳人她们虽然是李承宗的妃子,但是李承宗不主动找她们的情况下,她们想要见李承宗一面,还真是不容易。

    主要是李承宗太忙了。

    每天不是忙着处理政务,就是在外面微服私访。

    用日理万机来形容李承宗的生活,倒也一点不过分。

    “我试试吧!皇兄那么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

    如果说《大唐报》是一份通俗读物的话,那么《渭水周刊》就算是一份专业的杂志了。

    得益于大唐的书院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读书人的就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渭水周刊》和《大唐报》的销量都非常可观。

    虽然两者的销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但是《渭水周刊》每一期都能达到一万份以上的销量,已经是非常的了不起了。

    像是孙思邈这种行踪不定的神医,也都开始阅读《渭水周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