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突厥(求订阅)

    但是我隐约觉得大唐现在其实是在打压佛教的,反倒是道教在大唐的发展要更加顺利。

    大唐既然愿意让我们学习佛经,你说有没有可能让我们也去学习道家的本领呢?”

    对于苏我人见来说,他最在乎的还是倭国使臣队伍里头的人员在长安城的学习问题。

    毕竟他们来长安城的目的就是来学习的。

    如果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却是什么都没有学习到。

    这显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场景。

    “一般的道家经典,我们在书铺里头也能学习到。但是更加深入的炼丹之类的法术,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就以唐人对番邦属国的鄙视态度,如果没有大唐朝廷的支持,恐怕是没有哪个道观会主动的接纳我们的。”

    近卫三郎倒是对倭国使臣人员现在面临的情况很是了解。

    什么东西是自己有把握学习到的,什么东西又是有难度的。

    他算是一清二楚了。

    “不管如何,我们终归是要试一试的。除此之外,我们的商铺也要尽快的开设起来,这才是我们在长安城长久立中的关键所在。”

    待在长安城,自己的地位虽然是没有办法跟难波津相比的。

    但是苏我人见却是非常喜欢。

    所以他一直都希望能长久的留下来。

    而这也是倭国使臣里面大部分人心中的想法。

    甚至如果大唐主动的招募这些倭国人的话,估计有一半的人都是愿意加入到大唐的。

    “行,我尽快去安排。”

    ……

    “定方,这一次出征突厥,陛下是希望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虽然李靖才是行军道大总管,不过他也很清楚,苏定方深的李承宗信任。

    所以在行军途中,也愿意听一听苏定方的意见。

    “大总管,这一次我们携带的六管女菩萨的数量比之前多了好几倍。

    虽然分散在几个方向上,但是不管是哪一路大军碰到了突厥人,都能轻易的打败他们。

    反观突厥内部,颉利可汗和突利小可汗的人马已经打的好几场大战了。

    如今正是突厥人最虚弱的时候,我们打败他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不过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话,我觉得还是需要一些创新性的方法。”

    苏定方虽然只是一个武将,但是他不是那种只知道舞刀弄枪的人。

    他的抱负显然也不只是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

    “哦,你有什么创新性的提议吗?”

    “我有几个初步的想法,其中一个是陛下已经在实施的,那就是在各个边疆地区移民。

    这个措施虽然跟秦汉时期实施的军屯有一些类似,但是又有很多改进。

    我觉得到时候可以在草原上推广这一个措施。

    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移民点。

    在不同的移民点之间,尽量修建水泥道路,推广土豆或者地瓜的种植,解决粮食问题。

    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养殖绵羊,为羊毛作坊提供充足的羊毛。

    这羊毛的用处是非常巨大的,大唐对于羊毛的需求更是旺盛无比。

    一旦这个方案得到实施之后,不仅可以解决移民点的百姓的吃饭问题,还可以解决他们的富裕问题。”

    行军途中是比较枯燥的。

    苏定方倒是很乐意跟李靖交流一下自己治理北方草原的想法。

    出征之前,李承宗曾经跟苏定方单独聊过。

    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大概率朝廷会在dōng • tū 厥的故地成立镇北道。

    到时候苏定方就是镇北道的负责人。

    虽然镇北道的繁华程度跟大唐的其他道肯定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