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使臣

    有些是作为今后在长安城生活的本钱的。

    因为他们的队伍,打算在大唐至少要生活一年以上。

    甚至很多人已经做好打算,要想方设法的留在大唐。

    这个热情程度,绝对比后世bā • jiǔ 十年代华夏的出国热潮还要夸张许多倍。

    “大唐实在是太强大了,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学习。从难波津那边的商人那边得到消息,接待我们这些番邦属国的衙门应该是礼部。

    走,我们先去礼部报道吧。”

    苏我人见已经发现四周不少人用有点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一行人。

    毕竟,他们普遍只有一米五几的身高,跟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哪怕是穿着唐衣,也有点沐猴而冠的感觉。

    ……

    “陛下,倭国派遣了使臣到我大唐,微臣已经把他们先安置在理藩院了。”

    礼部尚书岑文本在接待了倭国使臣队伍之后,立马就进宫面圣了。

    虽然他们心中都看不起倭国人,看不起任何的蛮夷。

    但是中原王朝一直都追求者万邦来朝的场面,所以对于外国的使臣队伍,往往还是会给予适当的尊重的。

    不管是什么国家的使臣队伍,只要到了长安城,都是有机会见到大唐皇帝的。

    而倭国的情况又稍微特殊了一点。

    之前,大唐对倭国是完全不了解,觉得这就是海外岛国的蛮夷。

    但是现在大唐跟倭国之间已经有了比较频繁的贸易关系,大唐也从倭国那边获得了不少的金银。

    这种情况下,朝廷对于倭国的重视程度,自然就有所提高了。

    但也只是有所提高而已。

    李承宗要是没有兴趣的话,不见就不见。

    岑文本也绝对不会多说什么。

    “倭国安排使臣过来了啊?”

    李承宗颇为惊讶的看着岑文本。

    倭国这个国家,李承宗还是比较重视的。

    倒不是现在的倭国对大唐有什么威胁,实在是他想要把将来的威胁彻底的给消除掉。

    但是安排人员直接去倭国作战,显然又不是一个什么好办法。

    想办法让倭国成为大唐的殖民地,让倭国人成为大唐的奴隶,这才是更加经济有效的方案。

    “是的,倭国人的使臣队伍还颇为庞大,据说里面有大量倭国贵族子弟。”

    岑文本对于倭国使臣队伍,显然还是多了一些最基本的了解的。

    要不然贸然进宫跟李承宗汇报情况,要是什么都回答不上来,那就尴尬了。

    做官做到了一定的地步,他们都是不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的。

    “先晾一晾他们,不用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