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政策

    “二弟,陇右道那边距离我们这里可是有着非常远的距离,如果走路的话,至少需要一个多月。

    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旦离开了刘家村,以后想要回来就很难了。”

    刘大郎虽然才刚刚过四十岁,但是看上去却像是六十岁的人了。

    只见他邹着眉头,显然有点下不了决心。

    “我们只要在县衙里头报名了,立马就可以免费乘坐公共马车去到长安城。

    然后在民部的安排之下,乘坐马车去陇右道。

    到时候,需要我们用脚走的路,并不是很多。

    以后哪怕是后悔了,回来也其实还算是方便的。”

    很显然,刘二郎是已经心动了。

    没办法,千金买马骨。

    朝廷这一次的给出的诱惑条件还是非常充足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谁也不知道陇右道那边是什么情况,我们去了之后,朝廷说的那些东西,真的能落实下来吗?”

    虽然大家都非常相信朝廷,但是涉及到具体利益的时候,大家又会想当然的担心那些胥吏会克扣,最终好处落不到自己手中。

    “我听说这一次的农场移民是陛下亲自下令安排的,胥吏们应该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吧。”

    “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你不觉得朝廷这一次给出的条件太好了吗?

    每户人家去到农场,就可以获得农场里头一百亩田地的产出作为分成。

    农场里头还免费给大家提供房子和农具,耕地使用的牛马也有统一的安排。

    甚至冬天还会给每人发一套棉服。

    这么好的条件,这像是官府能够给出来的吗?”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信任的问题。

    刘大郎显然对这些条件,缺乏信任感。

    “刘大郎,你看谁回来了!”

    就在刘大郎和刘二郎两兄弟争执不下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声吆喝声。

    “大哥,二哥,你们都在啊,太好了!”

    只见刘大娘拎着一大堆的东西,从一辆牛车上下来,兴高采烈的往前走去。

    “三妹,你怎么回来了?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刘大郎一看到刘大娘,脸上先是露出了笑容,但是很快的就变成担忧了。

    前段时间,他可是刚刚去长安城看过自家妹妹的。

    虽然她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但也就是那样。

    正常情况下,现在这个时候应该不会回娘家的。

    “大哥,二哥,没事我就不能回来看看你们了吗?”

    刘大娘一边说一边把东西给到了过来迎接自己的刘二郎的手中。

    “三妹,你大哥是老实人,你要是不把实际情况跟他说清楚,他可是没有心情跟你开玩笑。”

    刘二郎对自家大哥的性格,显然是非常了解的。

    “你不是让人捎来了信件说在考虑报名参加朝廷的农场移民吗?

    我打听了一些情况,专门回来跟你们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