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十一年的开门红(三更走起)

    更加不用说现在了。

    礼部尚书岑文本,简直就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把这个迎接仪式搞得盛大无比。

    “陛下,突厥使臣前天就已经到长安城了,他们这一次准备跟我们求和!”

    岑文本见到李承宗的第一时间,就汇报了一个好消息。

    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唐来说,突厥还是最主要的威胁。

    事实上,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北方草原一直都是最主要的威胁来源。

    所以哪怕是已经打败了颉利可汗,大家对于突厥人还是比较重视的。

    “哦?颉利可汗这一次学乖了啊?”

    李承宗有点意外,又觉得理所当然。

    “陛下,不仅颉利可汗的使臣到了,薛延陀、西突厥等的使臣也都在前几天陆续到达了。

    看来这一次陛下在朔州大败颉利可汗,还在草原上掀起了巨大的风浪,已经引起了各个部落的重视了。”

    岑文本不断释放着利好消息,让李承宗的心情变得更好。

    “武德十一年,陆陆续续有许多番邦属国的使臣来到长安城,微臣认为不需要多久,万邦来朝的局面就会出现,这些无不证明了陛下的英勇睿智。”

    许敬宗及时的插了一句话。

    这一次李承宗出征,大量的使用了火器。

    而这些火器,都是工部参与了相关制造的。

    所以许敬宗也是与有荣焉。

    当然了,哪怕是没有这个原因,他也会找到别的原因凑上去。

    及时的在上级领导面前刷存在感,这是非常必须的。

    许敬宗显然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

    “如今我大唐的国力在快速的增加,此消彼长之下,四周的番邦属国就显得更加弱小。

    这些蛮夷,如果识相的,就应该早早的来长安城拜见陛下。”

    冯立此时是一脸傲然。

    在他看来,所有的番邦属国,地位都是比不上大唐的。

    给他们面子,让他们来拜大唐为宗主国,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陛下,武德十一年刚刚开局,就迎来了开门红。

    大唐今后必定会成为一个超越强汉的存在。”

    褚遂良此时也跳出来冒了个头。

    反倒是裴寂、封德彝、陈叔达、萧瑀这些宰相,今天低调的很。

    大家都是聪明人。

    李承宗一旦彻底的站稳了脚跟,接下来要做什么,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不过,这一次他们估计要失望了。

    李承宗短时间内还真是没有要大规模的调整朝廷官员的意思。

    毕竟官员调整的太过频繁,就会导致很多政策没有办法一直执行下去。

    后世很多地方都是吃过很多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