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裴寂作为李渊时代的第一重臣。

    身份的转变是做的比谁都快。

    他很清楚李承宗要换掉自己的话,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这么多年来,自己可是得罪了不少人,为人处世也不是没有任何问题。

    他也知道自己在李承宗手下做不了几年。

    所以这段时间是比谁都乖巧。

    “裴相的这个提议不错,我们甚至可以聘请一些番邦属国的人给他们当教谕。

    对于这些番邦属国的人来说,能够有机会留在长安城,还给我们唐人当教谕,绝对是一件非常愿意的事情。

    甚至礼部可以正式的安排使臣去这些国家,把我们的要求提出来。

    指不定这些国家会安排国内最优才华的人来长安城当教谕呢。”

    封德彝的表现也不比裴寂好到哪里去。

    这些宰相级的人物,对于角色转变有着天然的本领。

    “跟我们有来往的番邦属国,可以考虑采取封相说的办法去对应。但是有些跟我们还没有来往的国家,就要更加灵活的考虑问题了。

    反正朕的意思就是我们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把大唐面临的周边局势给搞清楚。

    也要及时的识别出大唐四周,还有什么国家是正在发展壮大。

    按照情报调查局确认的情况,西南边的吐蕃国,还有更加西边的大食帝国,都是正在快速的发展之中。

    而在极西之地,更是还有不少国家也是颇为强大的。

    我们要面对的敌人很多,需要尽快的提高自身的实力。

    另外,海外贸易这件事情,朝廷各级机构务必要重视起来。

    这个事情不仅可以让我们对四周的国家更加了解,也能充分的发挥我们大唐的优势。

    从各个国家获取到我们想要的资源。

    用一些陶瓷、镜子之类的东西从各个地方换到他们当地的特产。

    这个事情,怎么计算都是对大唐有利的。”

    虽然李承宗很重视金矿和银矿的发掘。

    但是对于海贸来说,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使用高一层次的商品兑换到更多第一层次的商品。

    金银只不过是中间的一个媒介而已。

    比如说,大唐的一面玻璃镜子拿到南洋售卖,可以换到上千两的白银。

    这些白银本身是没有价值的。

    但是这些白银转身却是可以从当地购买到大量的稻谷、香料之类的东西。

    甚至可以使用这些金银来购买大量的奴仆,给大唐各个地方的发展做贡献。

    这么一来,海外贸易的重要性就上来了。

    “陛下请放心,尚书省一定会把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成是今后很长时间的重要工作,让国税总局制定一些专门的措施来鼓励海贸的发展。”

    裴寂没有任何犹豫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其他的大臣,自然也都是差不多。

    毕竟,发展海贸,不仅对朝廷有好处。

    对于他们各自背后的家族来说,也是有巨大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