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又不惊讶的消息

    “你一登基就休园子,很容易招惹非议,还是算了!”

    “阿翁,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孙儿不动用户部的钱财,也不征调民夫,谁也不能说什么。”

    李承宗难得的大气了一把,直接做了决定。

    李渊见此,倒也没有再次坚持。

    很快的,朝廷各个衙门就开始为帝王禅让的事情做准备了。

    ……

    “太孙,微臣建议暂时继续保留四位宰相的位置,不着急调整。

    只要把尚书省下面的六部尚书先调整了,基本上就够了。

    其他的可以在后面慢慢的进行调整。

    这么一来,朝中百官的反弹不会那么大,也不会对政务的处理带来什么影响。”

    东宫之中,大家都面带喜悦的在准备李渊禅让和李承宗的登基仪式。

    新皇登基的时候,肯定是要大赏天下的。

    东宫和太原郡王府的相关人员,自然也是鸡犬升天,会有大批人得到升迁。

    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提前考虑和安排的。

    “如果只是动六部的话,是没有办法把东宫的那些人马都安排进去的。”

    “这个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国税总局不是一直都在扩大规模吗?

    正好就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把各地的分局都给建设起来,让朝廷彻底的掌握征税的权利。

    等到国税总局在各州县都铺设开来之后,就可以把农税的征收也纳入到国税总局来管理。

    这么一来,中央朝廷对于各地衙门的影响就会更大。

    税收都在朝廷掌控之中,各州县叛乱的可能性也会大大的降低。”

    王珪作为李建成身边比较厉害的谋臣,哪怕是在玄武门之变以后也是混的很不错,成为了贞观朝的宰相。

    很显然,像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出生的人,不会简单的因为某个事情而倒下。

    李承宗对他的能力也颇为认可,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的情况下,重用王珪,自然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毕竟褚遂良也好,马周也好,能力是有的。

    但是名望什么的,还是需要再酝酿一下。

    要不然贸然提高到宰相这个级别的位置,还是有点不合适的。

    “那就先把六部的尚书都给重新安排一下吧,侍郎也可以考虑调整。

    除此之外,要考虑重新整理长安城巡逻的武侯,把那些不良人给利用起来。”

    虽然长安城有严格的宵禁制度,但是各路人马对于界面上的事情的管理,其实是比较混乱的。

    李承宗准备借着这个机会,重新梳理一下基层的治安维护秩序。

    只要把基层的工作搞好了,大唐想要出乱子就没有那么容易。

    “微臣明白,这两天就会把初步的提案制作出来,到时候再请太孙殿下您过目。”

    看到李承宗接受了自己的提议,王珪的心情也是不错。

    当臣子的,最怕碰到刚愎自用的皇帝啊。